存摺也是用差不多的技術,因此朱由檢一併都講解給了李長庚。
至於蒸汽機推廣後,會不會用人用它來放置,這點朱由檢也不會擔心。
蒸汽機還在更迭,另外銀行對於異地取款也定下了相應的需求。
總的來說、大明的銀行,主要是建立用來發行新幣,解決經濟問題、貪腐問題同時,也為了解決火耗問題才建立的。
目前來說,朝廷不需要它盈利,只要不虧本就行。
李長庚聽後大致瞭解了,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朱由檢也準備用這次的戶口來推廣阿拉伯數字。
身份號碼基本和前世的差不多,按照前兩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程式碼,第三、四位數字表示所在府縣的程式碼,第五、六位數字表示所在鎮、鄉的程式碼。
至於第七至十四位數字則是表示出生年、月、日,第十五、十六位數字表示所在地的刑部的程式碼。
第十七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而最後的第十八位數字是校檢碼,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
“十八位數字雖然長,但念習慣就差不多了,比路引要好用許多。”
說到這裡,朱由檢笑了笑:“戶口本推行後,路引制度可以稍微放寬一些,有助於民間商貿往來。”
“殿下高見……”李長庚拍了個馬屁,而朱由檢沒有回應,只是反問道:
“眼下鑄幣局積累多少新幣了?”
朱由檢的話讓李長庚連忙作揖道:
“目前並沒有製造太多,一兩面額的銀幣大平錢只鑄造了五十萬枚,面額一百文的銀幣小平錢鑄造了五百萬枚。”
“面額十文的銅幣大平錢,一共鑄造了兩億枚,面額一文錢的銅幣小平錢,一共鑄造了八億多枚。”
“順天鑄幣局眼下有大小七百臺鑄幣機,全力開工的話,更換模板,每種錢幣都能在一天之內鑄造七百多萬枚。”
“目前順天鑄幣局,一共積累了面額累計三百八十四萬兩銀子的錢幣,造價三百五十六萬兩。”
說到這裡、李長庚解釋道:
“鑄幣局並沒有全力開工鑄造太多錢幣,因為銀行的事情一直沒有敲定。”
“只要殿下敲定銀行何時開業,鑄幣局就可以全力開工,生產天啟通寶……”
李長庚的話說完,但朱由檢並不是很滿意,尤其是對於鑄幣局的速度。
日產七百多萬枚錢幣,聽上去好像規模很大了,但百姓手裡流通最多的是一文和十文的銅幣大小平錢。
在民間,一文錢的規模達到了數百上千億枚,而如果朝廷要生產上千億枚銅幣小平錢,以鑄幣局的速度需要整整四十年。
哪怕生產十文面額,也需要整整四年的時間。
至於為什麼不提及一百文,這是因為絕大部分百姓手裡都不會有太多一百文面額的小銀幣。
大明還沒有均貧富到百姓可以隨意揮霍小銀幣的程度,一戶人家所有資產加起來,也就幾十枚面額一百的小銀幣罷了。
朝廷要滿足的還是銅幣,而朝廷的銅並不算多,基本都是從舊港開採而來。
“鑄幣局的產能需要翻倍,讓軍備院再準備鑄幣機,鑄幣機數量需要達到一千五百臺,日產必須達到一千五百萬枚。”
朱由檢先給出了自己的要求,緊接著他又詢問道:“眼下國帑的銅、銀,足夠鑄造多少錢幣?”
“銀錠足夠鑄造一千七百多萬枚面額一兩的銀幣大平錢,銅錠則是已經用完……”李長庚敢來齊王府彙報工作,自然是做足了完全的準備。
“我朝本就缺銅,哪怕有舊港和瀛洲,實際上每年開採的銅礦也不過只能製造兩億枚銅幣罷了。”
“眼下之所以能鑄造大小銅幣十萬萬枚,也是因為御馬監交上來了不少銅錢,熔鍊後應用所制。”
“如果還要加大銅幣的鑄造,那御馬監這邊……”
李長庚沒繼續說下去,但朱由檢明白他的意思,說白了就是需要御馬監提供銅幣。
這也在朱由檢意料之中,畢竟如果沒有大明本土的銅錢和銀子作為鑄造資源,那僅憑海外資源,恐怕窮其朱由檢一生都難以進行貨幣改制。
至於貨幣改制會不會把市面的古錢幣消耗完,這點朱由檢完全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