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四十年後……”朱由校搖了搖頭,長嘆一口氣。
“萬歲還是有些不忍的……”看著朱由校的模樣,王安幾人在心底默默想著。
只是這時朱由校忽的語出驚人道:“四十年後弟弟也才六旬不到,估計還能陪燃兒一段時間再就藩……”
“……”
一席話說出,王安等人全都閉上了嘴,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合著齊王未來四十多年的時間都被您老安排了個清楚啊……
“多少年?!”
自軍備院回京的路上,當踏上歸途的車隊在半路遇到返回的陸文昭時,得知訊息的朱由檢猛地拉開了車窗,聲音幾乎破音。
“一共遷移……十五年……”
馬背上的陸文昭,在猶猶豫豫中說出了時限。
這下不止是朱由檢,便連王承恩、王肯堂,乃至拱衛車駕的錦衣衛、驍騎衛都下意識在心裡發出了驚歎。
在刨除早夭和戰死,人均壽命不超過六十五歲的時代,朱由校要朱由檢最少在大明待到最少四十八歲,最多六十幾歲。
四十幾年後,朱由檢還活沒活著都不一定,朱由校估計也在入土的邊緣了。
“他怎麼說的?”朱由檢連“哥哥”的稱呼都沒用上。
“就是……”陸文昭把朱由校的話交代了一遍,而聽著他的話,朱由檢稍微冷靜了下來。
過了片刻他才輕嗤道:“哥哥的想法是不錯,然而難不倒我。”
說罷、他對陸文昭說道:
“今年遼東、北直隸、山東、南直隸、浙江的囚犯有多少?”
“刑部八月的存檔中,大概有一萬六千多人。”陸文昭作揖回應,而朱由檢也直接吩咐道:
“降日本屬國為屬地,設瀛洲行省,瀛洲承宣布政使司,將瀛洲分為九州府,四國府,北州府(北海道)。”
“再將本島一分為三,京都以南設為南島府,京都以北,水戶以南設為本州府,水戶以北的地區設為北島府。”
“此外,再設封顏思齊為平倭經略,總督平倭事宜,東軍都督府再調……”
朱由檢頓了頓,似乎在想要調多少兵馬。
以眼下的局面來看,軍餉佔據大明財政五分之一,如果把東軍都督府除了駐守遼東以外的其餘六營兵馬調往日本,倒是能節約不少軍餉。
想到這裡,朱由檢開口道:
“南直隸拱衛營分三營前往浙江,再從山東募三營兵馬前往浙江參與訓練,浙江原本駐守的六營兵馬調往瀛洲,助顏思齊平倭。”
“是!”陸文昭接令,他顯然已經知道了朱由檢的想法,那就是在研究第四版蒸汽機的同時拿下日本,這樣研究時間和建設補給點時間就重疊了,可以縮短數年時間。
不過、他還是小瞧了自家殿下,因為朱由檢想的遠比他要多。
在他接令後,朱由檢繼續吩咐著:
“把囚犯遷往九州府,然後再從北方受災各省招募百姓遷移瀛洲,從九州至四國,再逐步北上。”
“遷往瀛洲府的百姓,皆一人發地二十畝,讓顏思齊好好安排。”
“再告訴顏思齊,平倭之後,立馬將北方的叛賊派往北州府、以及北州府北方的四島開墾田地,建設集鎮。”
“最遲五年的時間,我要在這些地方看到成效。”
“卑職領命,這就派人轉告顏思齊。”陸文昭聞言,也知道自家殿下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