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朱由檢也深吸了一口氣道:
“就藩之事,諸位不必擔心,海軍會尋找一些已經開發的地方給你們。”
“多謝齊王……”聞言的肅王和岷王、遼王、益王紛紛作揖,而作為和朱由檢血脈親近的四名藩王則是不好意思開口。
除去他們八人,剩下的吉王朱由棟和淮王朱翊鉅則是並沒有那麼關心。
或許對於他們來說,眼下的局勢還處於觀望中。
不過對此、朱由檢也沒有什麼好勸解對方的,而是起身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這十人也明白,於是在之後作揖回禮,轉身上了象輅離開。
倒是在他們離開後,朱由檢平舉雙手,而鴻臚寺的官吏們也上來將他身上穿著的沉重冕服脫下,露出了藏在裡面的常服。
“皇極殿的常朝如何?”
換回常服,朱由檢把自己的佩劍交給了旁邊的一名書吏,而鴻臚寺丞則是回應道;
“局勢有些詭異,還是殿下您去看看吧。”
“嗯……”聞言,朱由檢便向著太廟外走去,跨步前往皇極殿。
不過兩刻鐘的時間,不等他抵達皇極殿門口,便在臺階上聽到了一些人的上疏聲。
“萬歲!兵部若是改為管理兵馬司,那如何能稱為兵部?”
“萬歲、禮部可不只是簡單的邦國禮儀交涉,還涉及了許許多多的複雜之事!”
“萬歲、大理寺如何能下放到地方?”
“萬歲!風聞奏事是為了讓御史更好的檢舉貪官汙吏,眼下取消風聞奏事,豈不是棄祖制而不顧?”
皇極殿內、連續不斷的上疏聲讓朱由校倍感頭痛,此刻的他只想知道自家弟弟那邊結束了沒有。
如果還沒有結束,他恐怕要被這群文臣煩死了。
想到這裡、他便看向了葉向高,而葉向高則是宛若一個置身事外的老翁,裝模作樣的打著盹。
“葉……”
“張口閉口祖制!那要不要恢復剝皮充草?!”
朱由校的話還沒有說完,讓他眼前一亮的聲音便出現了,而文臣們也如同被人掐住了脖子的老鴨,瞬間閉上了嘴。
所有人都隱晦的側目看向門口,而皇極殿門口處,身著一身紅色常服的朱由檢跨步進入殿內,龍行虎步。
他直接穿過百官,並在路過趙南星和葉向高兩人身邊時看了兩人一眼,隨後走到了高臺下,轉身對著百官們隆聲道:
“兵部改組,朱尚書可有意見?!”
朱由檢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看向了兵部尚書朱燮元,而他們也知道,朱燮元早就被浙黨拋棄了,眼下的朱燮元更像是齊王黨的人。
“下官沒有意見……”朱燮元作揖回禮,而朱由檢轉頭看向了禮部尚書林堯俞:
“林尚書,請問禮部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儀制、祠祭、主客、精膳都與禮部有關,其次管理四夷館,掌接待各藩屬、外國貢使及翻譯等事也與禮部有關。”
林堯俞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他並不想和朱由檢為敵。
“那麼儀制、祠祭、主客、精膳這些事情不能交給鴻臚寺嗎?”朱由檢反問道。
“這……”林堯俞遲疑了,他不想得罪朱由檢,但也不想得罪其他氣勢洶洶的文臣。
“說不出來就代表可以了對嗎?”朱由檢聲音加大了音量,隨後不給林堯俞反駁的機會,就轉頭直接對龍椅上的朱由校行禮道:
“皇兄、既然林尚書沒有反駁,那也就是代表可以!”
說罷、朱由檢再度轉身,對著百官們呵斥道:
“六部是否是一個朝廷?既然是一個朝廷,為何大明的賦稅要區分?難道不能統一的管理?”
“至今日起,市舶司的銀子送往戶部,御馬監正常繳納賦稅,兵部、戶部、鴻臚寺、太常寺、刑部等各部的銀庫也都取消,統一歸戶部管理!”
解決明朝錢糧不集中的問題,是朱由檢要做的頭等事。
畢竟過往明代文官面對賑災的事宜上,主要都在對誰拿銀子上面扯皮,而今日開始,所有銀子都歸到戶部,戶部一個部門,接到聖旨就撥銀子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