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府畢竟有開府儀同六部的資格,因此許多武將實際上都前來九州殿處理政務。
所以當朱由校他們出現在這裡的時候,諸多武將紛紛作揖行禮,而朱由校也擺手道:
“無需多禮,平身吧。”
“把滿桂和孫應元、曹猛,賽罕叫去瀚海殿。”朱由檢也吩咐道。
九州殿有七十二小殿,每個殿都按照地理、省份、擺放了各自對應的沙盤。
瀚海殿,就是放置大明疆域以北廣袤地理沙盤的一個宮殿。
當孫守法將朱由檢推到這個宮殿的時候,身體健康的滿桂等人早就抵達這裡了。
在這足以容納兩百餘人議事的瀚海殿,只有他們七人,卻是顯得有些空曠。
不過朱由檢也知道,如果叫來的人太多,恐怕自己哥哥又不願意了。
“萬歲、殿下……”
滿桂等人行禮,而賽罕、曹猛眼疾手快,端來了一把椅子和一張小茶桌。
“平身吧。”朱由校安心坐下,將目光看向了朱由檢。
朱由檢見狀,小心翼翼的起身,隨後走到了殿中那長寬三丈的瀚海沙盤面前,接過了從滿桂手裡遞過來的熟悉黃花梨指揮棒。
“這次來、是要商議掃北一事。”
朱由檢揹負著手,低頭俯瞰著沙盤,望著上面插滿了各方旗幟的格局,開口詢問道:
“現在漠南和漠北諸部在哪?”
“回殿下、伯暈歹反叛之後就和虎兔墩前往了哈剌溫山南麓,現在他和虎兔墩在哈剌溫山下放牧,而漠北的三大汗則是在上次議事後返回了漠北。”
“黃臺吉這廝則是帶著牛羊返回了刺魯衛,科爾沁部的盟主奧巴也是一樣返回了自己的部落。”
作為東軍都督府都督的孫應元將所有的局勢紛紛說了出來,而朱由檢則是大概瞭解了一下諸部和大明之間的距離問題。
如果從北直隸出兵,也就是說從白馬關出兵的話,距離他們最近的就是在哈剌溫山南麓的察哈爾和喀喇沁兩大部落。
就距離而言,兩部距離白馬關接近一千里,而明軍要前往他們的駐牧地,就需要橫穿六百里的燕山山脈,再跨越三百多里平原地帶才能抵達。
在他們之後的科爾沁部,則是距離白馬關大約一千五百里的距離。
最後的漠北三大部,分別駐牧在狼居胥山、和林、杭愛山三塊地方。
從北直隸、山西出兵的話,順著水源走,明軍最少要分別行軍三千二百里,兩千四百里、和兩千八百里。
看著很遙遠,但這三大部的兵力合計也就三萬到六萬不等,並且大多都是無甲的遊騎。
只需要保證上直四騎衛的補給,朱由檢就能每部分兵一萬將他們追擊、驅趕向北。
四騎衛的消耗,河套之役朱由檢算是清楚了。
三人、三挽馬,一人一馬駝運一名士兵和馬匹的口糧,另外兩人兩馬則是駝運他們三人三馬的口糧,這樣的後勤大致就能保證四百里的直線作戰距離。
也就是說、如果明軍要組織一萬上直騎兵前往最遠的三千二百里外,主動出擊的打到狼居胥山,那需要最少二十四萬人馬保證他們的後勤。
看上去好像很多,但是對於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北直隸、山西來說,這並不算很多。
並且,如果有隨軍的蒙古人幫忙放牧,驅趕那些繳獲的牛羊北上,那這個消耗還可以繼續降低。
“賽罕,如果按照一邊輔兵挽馬運送補給,一邊遊牧,你認為一萬鐵騎打到狼居胥山需要多少輔兵和挽馬?”
朱由檢將後勤的問題交給了賽罕,而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他,無疑是對他最大的信任。
對此、賽罕激動之餘,連忙作揖道:
“殿下、末將瞭解過我軍後勤的速度,如果是先北上打哈剌溫山,然後順著哈剌溫山放牧北上,走飲馬河前往狼居胥山,那大概只需要十二萬輔兵,十萬挽馬。”
“只要再配上兩千熟練的蒙古輔兵,就能輕鬆放牧十數萬羊群,支援大軍達到狼居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