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聊得熱火朝天的諸多領主一見到火落赤出現,當即就閉上了嘴巴,所有人都準備看看火落赤打算怎麼安排。
火落赤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選擇開誠佈公。
他走上了代表盟主的位置,坐下後便當著眾多人的面開口道:
“正面、我們已經不是明軍的對手了,現在只有向後套突圍,然後聯合吉能的部眾,向著杭愛山撤退。”
“投靠衛拉特的拜巴嘎斯,這是我們最後的出路,你們誰想要投降明軍,我也不制止。”
火落赤在試探,試探這四十二支部落中,有多少是能鐵了心跟他撤退的人。
撤退對於他來說並沒有壞處。
如果離開了河套鄂爾多斯部賴以生存上百年的河套,那麼他們只會更加緊密的依附自己。
到時候自己即便到了衛拉特那邊,依舊能靠著手上的力量,來保持不低的地位。
不過、他的心思,許多領主和臺吉也看得出來,因此一時間沒有太多人表態。
這樣的行為,讓火落赤心裡也有不舒服,但他也知道,他的兵力不足以威脅其他領主。
經歷了湟中三捷、以及多次在河套和明軍交手,火落赤的兵力只有六千左右。
雖然說是諸部之中兵馬最多的,但他前往青海後,和眾多領主斷了聯絡,所以現在的他實際上是半個外人。
真想要恐嚇和威脅其他領主,怕是會遭到其他人聯手反擊。
因此、在見到局勢不可控後,他也識趣的說道:
“我會在明天帶領我的部眾撤往漠西,你們要走的可以在明日午時和我一同撤離,願意留下來的可以留下來,等待明軍的受降,或者和明軍拼個你死我活。”
說罷、火落赤就起身要走,而他這次離開,卻沒有一個人開口攔住他。
寧夏鄂爾多斯部的吉能沒有帶兵前來,加上素囊被朱由檢生擒。
火落赤的計劃全盤被推翻破產,這讓眾人不再信任他。
這樣的變化和態度,自然讓火落赤惱怒不已,但是他也沒有太多辦法。
他只能壓著怒氣返回自己的大帳,而他的長子巴爾圖也跟了進來,並詢問道:
“阿布,我們真的要撤去漠西?”
“不撤難道等著投降朱由檢嗎?我們和明廷的仇怨伱又不是不清楚。”火落赤看了一眼巴爾圖。
巴爾圖也知道,己方和大明積怨已久,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和解的結局。
因此他只能說道:“但眼下積雪還沒有融化,我們不能放牧前往漠西,不然恐怕會被餓死在路上。”
“那就用牛羊和別的部落換了糧食,反正他們要投降明廷,到時候也不怕沒有糧食吃。”火落赤看得清楚。
“明日估計沙計乃、明愛、猛克什力三部會和我們一起突圍,不用擔心我們一部突圍不出去。”
“是。”巴爾圖應下,也知道這三部和他們一樣,都是和明廷積怨已久的部落,以朱由檢的性格,不一定會受降他們,所以大機率也是選擇突圍。
不過、即便這樣,他們四部加起來的兵力也頂多就是兩萬不到。
兩萬兵力和三四萬部眾,想要突圍有很大的難度,當然最大的難度還是糧食問題。
他們必須保證在突圍後,能成功跨越一千五百里的漠北,抵達杭愛山(燕然山),投靠衛拉特(瓦剌)聯盟。
這還不算完,抵達杭愛山後,他們還要跨越九百多里前往金山(阿爾泰山脈)。
因為此時的衛拉特已經兩百多年的遊牧歷史中,逐漸從漠北的杭愛山,遷移到了西域的委魯姆(烏魯木齊)。
也就是說,只有前往了西域,他們才算徹底的有了落腳之地。
只是現在具體能不能帶著老弱婦孺突圍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告訴部裡的人,把牛羊殺了,烘乾成肉乾,準備好一個月的肉乾,再用剩下的牛羊和其他部落換糧食和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