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七月中旬,當琉球府籌備收復南洋的同時,陝西、山西各地巡撫、總兵也抵達了固原鎮。
相較於黃河以南諸省裁撤衛所的麻煩事,陝西四鎮及其二十八衛的整編裁撤可以說輕鬆至極。
朱由檢已經親口答應了各鎮,空額不再追究,因此在年初正月的時候,各鎮總兵便直接交出了兵馬。
延綏鎮原額四萬人,固原鎮原額五萬四千人,寧夏鎮兩萬人,甘肅鎮四萬人……
這紙面近十七萬兵馬的西北四鎮,在孫傳庭和滿桂的盤查下,最後只有八萬四千六百餘人。
經過裁汰老弱,以及偷奸耍滑之輩後,四鎮更是隻剩下了三萬六千餘人,被滿桂整編為十二營。
算上滿桂、孫傳庭和山西調動過來的兵馬,陝西兵馬合計三衛、三十二營,合計十一萬四千人……
這還只是整編,對應的步銃、甲冑、兵刃、戰馬等重要的裝備還沒有下發。
想要將這三衛三十二營中沒有裝備的人裝備起來,又需要投入七十多萬兩銀子。
不過唯一的好訊息、恐怕就是經過裁汰整編,滿桂和孫傳庭成功的將太僕寺和陝西的軍屯田釐清。
陝西軍屯田之數,合計一千八百七十六萬餘畝,而曾經八十多萬的軍戶人口,經過兩百多年的繁衍,數量達到了三百萬之巨。
這軍戶人口,佔據陝西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據孫傳庭的推斷,陝西人口應該在九百萬左右。
當然、他口中的陝西,包括了陝甘寧三地……
也就是說、偌大的西北,只養活了九百多萬人口。
這樣的人口數量,自然也就代表了明軍復套的難度。
正因為如此,孫傳庭才在釐清軍屯田和軍戶後,召集了需要參與復套之戰的各部總兵、巡撫前來固原。
當所有人都到場時,固原鎮總兵府會廳中已經坐滿了將領官員,而高坐首位的是復套經略孫傳庭、陝西布政使徐光啟、北軍都督滿桂三人。
下首的將領、分別是固原總兵李如柏、延綏總兵王承恩、河西總兵楊肇基、山西總兵魯欽,以及大大小小參將。
寧夏總兵和甘肅總兵已經上了辭疏被批准,主要也是害怕朱由檢秋後算賬他們吃空餉的事情。
至於文臣那邊,便是上個月才被提拔為寧夏巡撫的孫元化、還有延綏巡撫的朱童蒙,甘肅巡撫的梅之煥三人。
從文武數量來看,不難看出、文官正在慢慢的退出邊事。
作為復套經略的孫傳庭掃視了一眼會廳,隨後才開口道:
“這次宣召諸位,主要還是傳達一下殿下的軍令和萬歲的旨意。”
“萬歲旨意,陝西各地軍屯田,按照軍籍家屬一人五畝,參軍本地將士一人十畝的標準下放。”
“軍籍家屬和將士的田畝發放完畢後,再按照一人四畝發放百姓,所有賦稅一律按照三成上繳,明歲降至兩成半。”
孫傳庭開場首先說了軍屯田的事情,見諸多文臣將領紛紛聽了進去,他又繼續開口道:
“此次復套,萬歲已經下放現銀五百萬兩,糧食轉運至固原,也尚有六百八十餘萬石。”
“殿下也下令,今歲軍屯田所收賦稅,均調至五大塞口。”
“如此一來、今歲秋收之後,北軍都督府當有存糧至少一千二百萬石。”
說到這裡、孫傳庭掃視了一眼眾人,確定沒有人提出問題後才繼續道:
“五大塞口的行軍圖,諸位應該都看過了,既然看過了,那眼下便是兵馬布置的時候。”
“第一塞口偏頭關,由山西總兵魯欽提領馬步兵六營,沿黃河出塞,掃蕩黃河南岸的河套部北虜。”
“第二塞口延綏鎮,由滿都督提領大寧三衛、騎兵二營出塞疾行,馬步兵三營掩護民夫跟上,大軍直插紅鹽池,斷了河套部的鹽。”
“第三塞口是寧夏的鎮遠關,兵馬分為兩支,由河西總兵楊肇基提領騎兵四營、馬步兵三營,大軍跨過黃河,沿著都思圖河南北掃蕩北虜。”
“第二支則是由本經略提領騎兵三營,大軍按兵不動,等待訊息,觀察土默川土默特部的行蹤,一旦土默特的素囊帶兵南下支援,立馬進攻後套。”
“至於第四塞口,由延綏總兵王承恩、副總兵李如梅提領騎兵四營,馬步兵四營走鎮番衛出塞,分別奇襲居延海和白亭海。”
“最後的第五個出塞口,由甘肅巡撫梅之煥、固原鎮總兵李如柏提領大軍馬步兵四營,順著張掖河北上掃北。”
“剩餘六營兵馬,由延綏巡撫朱童蒙調遣,駐紮西寧衛,防備青虜。”
孫傳庭將朱由檢的行軍圖做出了微調,最後形成了大寧三衛,馬步兵二十營,騎兵十三營的十一萬六千餘人規模。
這其中,魯欽統領的是山西的六營馬步兵,而陝西則是留守了六營兵馬,用於防備青海的青海土默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