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什麼的也被他用錦衣衛的情報給標註出來了。
這航路一標註,瞬間就體現出了琉球府的重要性,而朱由檢也開口道:
“廢除三省市舶司、設立琉球市舶司,原因便是要掌握海運。”
“你應該知道市舶司的提舉是水軍三衛總兵黃龍兼任,因此水軍三衛會在幾個月後徹底接管所有航道,在航道監督所有船隻。”
“東西南洋海貿,每年所獲利不下六百萬兩,而琉球府一地,北可上琉球國、日本、朝鮮,南可下安南,呂宋、爪哇、泥八喇、滿剌加諸國。”
“若是你為市舶司提舉,會怎麼收取賦稅?”
朱由檢給了沉廷揚思考的時間,而沉廷揚也知道這是考校,所以絞盡腦汁的想了起來。
過了片刻,沉廷揚才開口道:
“若是下官為提舉,當將沿海所有海商船隻杜絕,命其所有船隻,一律掛上皇店旗幟,掛上鐵牌。”
“船隻所有貨品,均需要從皇店採買,方可貿易,另外限制南洋、西洋海商在琉球南港貿易,所有貿易也必須前往當地皇店採買商品。”
沉廷揚提出了兩條,一條是把所有海商收歸到御馬監的皇店麾下,另一條是限制了歐洲商船的貿易地點。
但實際上這兩條都是一條,那就是讓海上貿易在各地的皇店購買商品。
這和朱由檢讓皇店船隊直接貿易不同,本質上來講,還是鼓勵私人海貿,只是限定了貿易地點。
這麼一來、朝廷能有力收取賦稅,而海商就主要掙跑腿費了。
不過缺點就是沿海太大了,一旦在其他地方購買貨物,想要認證依舊很難。
只是這個問題也不難,還是和原來朱由檢想的一樣,設立海巡司,在沿海巡查。
天津船廠的產能是巨大的,只要有銀子,就有動力,就可以造數千乃至數萬的三百料、五百料船隻。
屆時海檢司的大小船隻巡視沿海、內海,不僅可以檢查沿海是否有人曬鹽、熬煮私鹽,還能監察沿海是否有人走陸路,偷偷運物資上海船。
以往大明水師的職能太多了,朱由檢要在接下來大航海的貿易中吃下大頭,拆分水師的職能是必須的。
外海由未來的海軍負責,內海由海巡司負責。
海巡司、鹽檢司、市舶司必須成為一個良性的迴圈,才能杜絕絕大部分走私貿易和私鹽問題。
因此朱由檢便開口對沉廷揚講述了他所想的市舶司、以及海巡司,鹽檢司。
在長篇的描述之後,沉廷揚也舉一反三的說道:
“為了區分,也可以讓所有海商使用天津船廠的船隻,而船廠可以在船隻做上私人海商的標記。”
“另外皇店需要發貨單給海商,一旦貨單與貨物不對,便可以扣押貨品。”
“不過這麼一來,以大明的沿海,海巡司最少需要數萬艘船,十餘萬人手。”
“但想要減少人手也簡單,便是讓海商都用制式的大料船隻,由此來減少大明內海之中的海船數量。”
“例如以往大明有五百料海船一萬艘,那規定他們購買天津船廠的五千料大船,這樣就能將船隻數量減少到一千艘。”
沉廷揚這個想法不錯,因為貿易的總量不會突然發生變化,因此讓海商購置大船,減少船隻數量,也就能減少海巡司的壓力。
不過對此、朱由檢還是道:
“還是需要照顧小海商的,五千料大船有些太大了,就定為三千料吧。”
“之後北港和旅順也會陸續有造船廠,孤會讓人把海船的造價給你,你和三大船廠都商量好船隻出廠價,營造好南北港後,孤會讓黃龍募兵,募集海巡司人手的。”
“下官遵命!”沉廷揚聞言,當即應下,心中對於前往琉球之後的藍圖也開始描繪。
“退下吧。”朱由檢一擺手,沉廷揚也退出了勖勤宮內。
倒是在他離去後,朱由檢看著還在逗貓的楊愛兩人,又想起了被楊漣搶走的畫,不由罵道:
“老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