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們取出一根籤子開始搗鼓槍管,數個呼吸後收起籤子別入火銃下方,舉著槍紛紛準備了起來。
朱由檢的身旁,一個旗手得到了朱由檢的准許後,便開始揮舞旗幟。
忽的、三千騎兵開始策馬,向著三百步外的木牌衝去,朱由檢和滿桂亦是如此。
三千騎兵向著木盾衝去,隨後散開、分為二十支,向著那一百多木盾衝鋒。
距離越來越近,沒有一個人降低馬速。
就在所有文臣都以為勇士營要衝陣的時候,這時在距離十五步的距離時,二十支人馬開始大迂迴,在迂迴的同時扣動了手中火銃的扳機。
“砰砰砰——”
如炒豆子般的響聲絡繹不絕,更有白煙渺渺升起,瀰漫著,遮蓋了所有人的視線。
這時楊漣和左光斗等人都發現了不對勁,甚至姚宗文等人也是如此。
“這是自生火銃?”
明朝並不閉關鎖國,名揚海外的自生火銃他們也知道,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朱由檢一聲不吭就把這種東西搞了出來。
至於他們所採用的戰法,已經是明代後期十分普遍的面突戰術了。
明軍騎兵仗著甲胃齊備,經常使用這種面突在近距離衝擊敵軍。
只不過、邊軍用的是三眼銃,而勇士營採用的是雙管自生火銃。
那些木盾的下場,姚宗文等人不用多想都能知道,多半是被打的面目全非了。
想到這裡、他們只是覺得新鮮,並沒有做出什麼太大的反應。
而這時、三千騎兵撤退,七衛之中走出了一千人馬。
他們在距離木盾五十步的位置站立,隨後舉起了自己那長四尺有餘的單管火銃,紛紛開始斜著灌藥。
不過與三千營不同,他們灌藥之後,卻用一小塊麻布包裹著圓形鉛彈,用籤子將鉛彈搗鼓進銃管底部。
這個過程十分枯燥,足足花費了十幾個呼吸的時間。
不過當他們都裝填好了之後,便開始站成三排,隨後第一排開始舉槍,扣動扳機。
伴隨著“啪啪啪”的炒豆子聲,彈丸被打出槍膛,而第一排士兵當即蹲下開始填裝彈藥。
第二排士兵見狀上前越過一個身位,瞄準後扣動扳機,隨後蹲下裝填。
第三排這是走上前兩個身位,扣動扳機後也蹲下裝填。
這時、第一個蹲下計程車兵裝填完畢,站了起來舉槍,如此反覆,線列也在不斷前進。
這樣的前進、是被文官和勳貴所不解的,便是傳統的明軍將領也難以理解。
好在這個時候王承恩替朱由檢陪在朱由校身邊,因此楊漣開口詢問道:
“王掌印,這火銃手的射擊之法,為何與沐氏火銃射擊之法不同?”
“回楊都給事中……”王承恩在朱由檢身邊,耳濡目染下也知道這樣的射法是針對什麼兵種,因此解釋道:
“此種射擊之法,是應對兩軍軍陣逼近時的射擊之法。”
“殿下曾說、這看似很傻的射擊之法,只要靠近了敵軍,並且不斷排銃射擊,便能在三輪排槍內擊斃敵軍前三排五成以上的將士,將敵軍氣勢擊垮……”
“而如果是以步卒對騎兵,便可以用車營法,一人射擊,兩人裝填火藥和彈子。”
“嗯……”聽到這話、楊漣雖然並不是很認可,但還是沒有說些什麼。
只是等步卒排槍完畢,繼續靜靜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