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加起來還沒有三十歲的人,就這樣你一嘴我一嘴的聊了起來,說著宮外的趣事,聊著大臣之間的八卦。
末了朱由檢還說道:
“等我去了昌平,回來時從御馬監帶幾匹好馬給哥哥你騎。”
“騎馬?”聽到這事,朱由校眼前一亮,連忙道:
“我最喜歡駕馭烈馬,若是有烈馬,弟弟給我送到宮裡,閒暇時我無事便騎騎。”
朱由校在史書上好御馬,加上木工活做的好,實際上身體素質比起萬曆和朱常洛可以說好太多了。
朱由檢也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好皇兄能鍛鍊好身體。
他並不在意那大寶之位,說真的,這些日子,他漸漸有些享受這種處處有人護著,照顧著的感覺了。
有些時候他不由想,儘管這時代沒有手機、電話,網路,但卻有著一個護著他,偏心他的人。
這種精神享受,超過了物質上的享受。
維護這樣的兄弟情,是他想做的,因此他認真的對朱由校道:
“我此去昌平,會好好學習兵書,若是哥哥不嫌棄,關於邊防遼事等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可以叫人去昌平問問,弟弟還是有一番見解。”
朱由檢的這話,若是說給旁人聽,恐怕旁人會哈哈大笑,笑說他一黃口小兒懂什麼。
但瞭解了自己這個弟弟變化的朱由校卻不會。
他見朱由檢嚴肅的表情,並沒有立馬點頭說好,而是臉上掛有笑意道:“不是一直都如此的嗎?”
“額……那確實。”朱由檢回想起這段時間,好皇兄經常讓人把兵部奏疏送到勖勤宮的事情。
好像……從上次自己準確無誤的報出三大營,上直二十六衛的各項職能和人數後,在自己好皇兄這裡,自己就成為了他的軍事顧問。
不過這樣也好,他雖然眼下對於古代軍事戰爭,大局觀的戰略不行,但他知道後金想要幹嘛,以及大明朝西南正在蠢蠢欲動的一些事情。
這麼想著、朱由檢也對朱由校道:
“對了皇兄,我給你舉薦幾個小官,你看看能不能用。”
說著、朱由檢示意王承恩將早早準備好的名單拿了上來。
“喔?什麼人還能值得你特意推薦?”朱由校也來了興致,接過名單便唸叨道:
“商丘縣知縣孫傳庭、歷城縣令吳阿衡、禮科給事中楊文嶽、刑部江西清吏司員外郎洪承疇……”
“黃土嶺守備……百戶官滿桂?”
朱由校猛地抬頭,不解道:“這……這四人倒罷了,怎麼連一個小小的守備你都看上了?”
“哥哥別小看了這守備。”朱由檢笑著解釋道:
“這滿桂雖然是歸化蒙古人出身,但忠君愛國,有將才,只是一直得不到賞識,年近四十拿到了一個小小守備的官職。”
“我準備調他來昌平,便是為哥哥訓練騎兵。”
“若是他沒有才幹,我斷然不會選擇他的。”
“那孫傳庭和楊文嶽,洪承疇、吳阿衡呢?”朱由校看著這四個人的名字,前三個不過是正七品官員,官職稍微大一點的,就是刑部的員外郎洪承疇了,不過他也才是一個從五品的官員罷了。
朱由校很好奇,自己弟弟為什麼要這五個並不起眼的人,而朱由檢見狀,則是湊近到他耳邊,小聲嘀咕著。
隨著他的嘀咕,朱由校臉上也掛起了笑容。
“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