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被殺後,天師府就被三千火器兵團團圍住,控制了起來。
那名帶頭的火器營軍官名叫黃洪瑞,從前做過皇帝陛下的貼身暗衛,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
江西巡檢談方軍進士出身,文人一個,從前靠著傑出的鑽營爬到這個位置,卻是個能力極為平庸的人。
碰上渾身都是殺氣的前暗衛頭子黃洪瑞,嚇得兩股戰戰,話都講不利索,還笑得一臉討好,尊稱黃洪瑞一聲“天使大人”。
黃洪瑞心裡看不起他,可到底這位品級比自己高。別瞧這傢伙現在縮頭縮腦的樣子,誰知道他一轉身是不是就給皇帝寫摺子彈劾自己!
文人都陰毒得很。
所以黃洪瑞還是有禮貌地朝談方軍拱拱手,口稱一聲拜見上官。
談方軍聽到這聲上官之後,大腿立刻不抖了,清清嗓子,背也終於挺直了。
黃洪瑞說這群道士私造火器,有逆謀造反的嫌疑,整個龍虎山這麼大,他的三千兵不夠用,讓談大人從各府衛所再調一千五百衛所兵過來。
九江衛、南昌衛、廣信衛、撫州衛、贛州衛等十餘個衛所接到通知,全都喜滋滋地立刻點齊人馬,屁顛屁顛地趕過去了。
誰都知道天師府是頭大肥羊,佔著十幾萬畝良田不交稅,江西的衛所兵的糧餉本就常年不足,生活得十分困頓,若是遇上個迷信的長官,他們就更慘了。
更過分的是,除了有信徒主動向道觀捐獻香油錢,居然還有道士定期上門收取的。
天師府的道士親自送平安符、康健符過來,豈有不交錢的道理?那跟打劫有什麼分別?
如今上頭來人處理這顆大毒瘤,那天師府的金庫多半要被抄,上頭人分肉吃,他們還不興跟著喝點湯?——
京城。
太子袞服已經被送到。
潛邸從前的“肅王府匾額”也被拆掉了,據說太子冊封禮之後會被換成“太子府”。
皇帝說,之所以不在紫禁城內設東宮,是為了叫李昭成為他在宮外的眼睛。
但宋清月覺得,還有一多半的原因是皇帝想省錢。
東宮設在宮內,東宮的一應開支理應由內務府出。
現在太子府設在宮外,他就還能像是從前那樣每年給一次爵祿,忘記提一句,內務府已經欠晉王府五年爵祿了。折銀二十多萬兩的爵祿,除了李昭剛封親王的時候發過兩年,第三年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拖著不發。
李昭和宋清月不差錢,懶得去計較,後面索性連理由都不找,反正就是不發了。
當然,皇帝也不只欺負李昭。其實皇帝每年都會給宗人府一個爵祿總預算,這個預算肯定是不夠足額髮放的,他也不說給誰不給誰,就讓宗令大人自己看著辦,反正錢就那麼多,多一分他都不會掏。
於是每到年關的時候,宗令大人都絞盡腦汁找各種理由打折扣、拖欠。
要是有宗親找上門來說理,宗令老大人就把嫡長皇子李昭拉出來說事兒:你瞧,大殿下今兒一個子兒沒拿到呢,你們好歹拿到一點了,就知足吧!而且皇帝不是說了麼,各“王府”下頭的劉家子孫,出了三服的旁支子弟,王府有義務給每人分二十畝田,加一百兩紋銀,之後他們就算被開除出宗籍。沒了宗籍,他們做生意、科舉就都沒有任何阻礙了。
至於三代以內的,雖然不能科舉,但是皇帝有不讓大家參加數學競賽嗎?還有科學學院、醫學學院,只要他們願意,被錄取都不是難事,只要能從這些學院順利畢業,自食其力不成問題。
且不說皇帝的摳門。
潛邸中路的正廳內,宋清月正拿著李昭將要在冊封典禮上戴的冕冠瞧呢。
玄表朱裡,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
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
用手指輕輕撥弄,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響。
李昭坐在一邊看著她笑:“不去試試你的太子妃禮服?那頂珍珠冠你也戴戴看,合適不合適。”
宋清月嘖了一聲,放下手裡的太子冠冕,一屁股坐到李昭腿上,抱著他的脖子像只貓兒一般輕輕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