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陳的老太太遞給劉真人還有他的小徒弟兩套一模一樣的苧麻罩衣和發罩,讓他們穿戴上,接著十分客氣地對劉真人說道:“其實這些孩子們最多的毛病就是夜盲、蛔蟲、面板皸裂,還有肛門開裂。若是有這些毛病呢,您也不必費心開方子,記在表上就成了,我們這兒有現成的藥,都是配好的。”
“若是還有其它毛病呢?”劉真人問。
陳老太太只搖頭:“若是容易治的,自然得治,若是難治的,只能聽天由命了。咱們醫務所每年的花費都是有定數的,我們要做的是儘量保全多的孩子。所以在身體檢查結束之後,真人還要這些生活習慣,按照小冊子上寫的跟孩子們仔仔細細交代一遍。”
陳真人驚訝地接過陳老太太遞送來的小冊子,只見上頭一條一條寫著:
“1.洗手面,早晚各一次,為預防感染眼部疾病,提倡用碗倒水洗臉,不得混用面盆。飯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2.刷牙,每日用牙刷刷牙兩次,早晚各一次,牙齒三面都要刷到,每顆牙刷夠五下。
3.漱口,飯前、飯後須要進行。
4.洗足,冬季每三日一次。
5.洗澡,含洗頭,冬季每七日一次,夏季每日洗澡。
6.洗衣,外穿衣服每週洗一次,內穿衣物每兩日洗一次。
7.剪指甲,每十日一次。
8.大便,應養成每日定時大便之習慣。
9.充足睡眠,保持每日足眠四個時辰,冬季勿將被子矇頭睡,夏季不準光屁股睡覺,十二歲以下孩童,每日應睡午覺半時辰。
10.喝水,喝水須用自己的杯子,不準混用,不準用手捧水喝,須喝燒開過的水,不準喝生水,夏季不準直飲井水。”
小徒弟跟著師傅一道看完,驚道:“這裡規矩也忒多了!拉屎睡覺喝水也要守規矩呀!”
劉真人卻是若有所思地對陳老太太道:“這治病治得再好,都不如防病好!”
陳老太太點頭笑道:“不錯,這也是王妃娘娘三令五申告誡的。一定要讓孩子們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咱們醫療所的花費也能降下來。省下的錢,娘娘就能造更多養濟院,收養更多可憐孩子。”
劉真人於是跟著拍了宋清月的馬匹:“王妃娘娘實在英明!”
給新來的孩子們做完檢查,忽然又有成年人拿著掛號單走進來。
那陳老太太忙著看病,倒是她身邊的女徒弟向劉真人解釋了一句:“這是住在廉租房裡的租戶,還有附近的農戶,若是京城的醫院排不上隊,就來咱們這兒看。”
劉真人驚道:“你們陳大人,就是出自那什麼婦科醫學院吧?”
那女徒弟神情很是驚訝地盯著劉真人看了一陣,確認他是真的不知道,這才湊到劉真人耳邊道:“真人,我們陳大人可是前次輔佐宋大人的親孃!太原那位王妃娘娘的親祖母!婦科醫學院的教授!正五品呢!”
劉真人和身旁的小徒弟立刻捂住自己的嘴,差點叫出聲來。
那女徒弟看到這倆倒是如此吃驚的樣子,面上微微露出得意之色。
劉真人平復了一下心情,很快問道:“敢問……這位姑娘,允許貧道去藥房瞧瞧?”
“成啊!出去右邊左拐就是!”那女徒弟指了路,這就立刻回去旁觀陳大人看診了。
劉真人順著女學生手指的方向來到藥房。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間小藥房,卻沒想到這裡比診療室大幾倍,光是放在玻璃罐子的大蒜丸子就擺了整整一面牆,另外,整整一排架子上是痔瘡藥油和通便藥,再一排架子一半是治療爛頭皮的藥劑,一半是治足癬的,舒緩腰痠背痛的藥膏放了一排架子,治療蛇鼠蟲蟻咬傷的藥劑放了一排架子,最後其它藥劑加起來才又放了一排。
這裡當真是為了貧苦農戶建的藥房啊!
像是什麼受寒咳嗽之類的小病,那些鄉下人根本就不會花錢買藥,自己熬點薑湯,過幾日也就好了。
至於某些疑難雜症,這邊態度大約是治不好的病,就不治了,免得最後人財兩空。
門口還擺放著之前陳老太太過劉真人的小冊子,上頭還有更多內容呢:
什麼冬季多食葷,夏季多食素;糧米儲存須蓋蓋,防止老鼠;夏季食物油不宜一次性購買太多,打新油前須將油罐洗淨曬乾等等。
當然,還有反覆強調的,勿直接飲用井水或澄清過的河水,須燒開後再飲用。
門口還有十幾歲的孩子站著向前來買藥的農戶們嚷嚷呢:“喝熱水啦,喝熱水,喝了熱水保健康!喝了熱水保長壽,熱水保你活過百!”
有些農戶第一次來,可能是覺得新鮮,看著門口那些喊口號的孩子傻笑,有些農戶應該是住這兒附近的,不耐煩地嘟噥,“知道知道啦!里長家閨女也整天說這個。俺在村頭尿急,隨地拉個尿也要被數落半天!”
門口喊口號的孩子笑道:“虧好你只被里長家閨女抓住,要是在京城裡被抓住隨地尿尿,會被當街脫了褲子打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