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想要在幅員遼闊的草原上搞情報確實有難度,可有難度但努力去做了,可完全沒想到要去做是兩碼事。
這麼想著,宋清月這就發了一封語氣很衝的電報給李昭。
把翻譯電報的小內監翻譯出一腦門的汗來,因為王妃娘娘在信裡頭罵李昭是大笨蛋。
李昭看了電報但是沒生氣,瞄了一眼努力做到面無異色的小內監,咳嗽兩聲揹著手離開了。
倒是沒生氣,只是有點沒面子罷了。
宋清月罵得挺對,就目前來說,大周對於草原政治局勢的情報完全來源於博爾吉吉部,可若是哪天博爾吉吉突然叛變,或是因為其它什麼原因跟大周鬧翻了,大周對草原的情況就兩眼一抹黑,跟瞎子一樣一無所知了。
對外的情報部門,確實應該考慮建立起來了。
草原上,皇帝老爹打得比想象得要辛苦些。
這些蒙古人也是有備而來的,為了剋制大周的火銃,特約造了一種前頭用幾層牛皮縫製的盾車,將人和馬匹藏在盾車上慢慢靠近大周軍隊,等到了一定距離再發起衝鋒。
而大周的火炮也因為身材過於笨重的緣故,在作戰過程中顯出了機動性太差的弱點。
一開始皇帝還以為可以靠火器秒殺的蒙古部隊卻在一開始的對戰中佔了上風,大周這裡的炮兵部隊甚至一度被他們騎兵繞後偷襲,損失了一個炮兵小隊,被劫去五門炮呢,當時若非博爾吉吉部的騎兵及時來援,損失只怕會更重。
好在,經此一戰,皇帝本人以及所有大周軍官們都擺正了態度,不敢再有絲毫輕敵的態度,後來完全是以不計成本地重火力瘋狂輸出,才把蒙古的盾車陣打穿、打殘了的。
目前草原並沒有一個像成吉思汗一樣的天降猛男將各個部落凝聚在一起,部落和部落之間現在就是塑膠兄弟。
好幾個部落都被大周的強火力給轟炸得心驚膽戰,好些馬兒現在看到大周的軍服就開始撂挑子要罷工,可見是被嚇成啥樣了。
這還怎麼打?
本來日子就夠難熬了,眼見盾車陣又被打殘了,那還打什麼呀!
趕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大半的部落都有了退兵的意思,皇帝那邊還在考慮,要不要繼續把國境線往北推進。
李昭的想法是不再往北推進了,再往北推,就算暫時把韃子們打退了,後勤跟不上,就是守不住的,想要守住國境線,就要再次投鉅額的錢財、人力去修築道路、和碉堡。
而這些人力物力的投入是一筆非常不划算的買賣。
李昭的想法,是希望蒙古的一些小部落可以識相一點,跟博爾吉吉部學習,歸順大周。
別說,到了七月末的時候還真有小部落的首領帶著自家女兒跑去向李炟表示願意歸順的,說是願意大周到自己的地盤上修路造碉堡,巴望著大周也能封自己個什麼侯爺當一當,每年再給個幾百兩銀子和幾百石糧食的爵祿之類的。
可問題是,皇帝現在也有點不太想去修路了。
再往北太冷了,根本種不了地,就算要養馬,就現在的地盤來說也挺夠地方的。
那路再往北修實在沒啥意思了。
但這些人來歸順大周,也不能對人家不理不睬,皇帝首先發了聖旨,像當初雲雄鷹一樣,給封了兩個口頭郡主,然後分別賜給了老五和老六做側妃。
其它的,皇帝自己也沒想好要怎麼辦,所以他準備將人帶去京城之後再慢慢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