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用了他的宅子,還能不給他董家孩子幾個入學的名額?
宋清月確實很心動,她如今正瞌睡就有人遞枕頭,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不過一棟宅子實在過於大手筆了,宋清月一時拿不定主意,想跟李昭商量商量再做決定。
李昭今兒又去兵工廠視察了。
他現在將兵工廠分成了一廠、二廠、三廠。
三廠競賽,誰能最先造出理想的機器,三萬兩的年終獎就全部歸哪個廠。
年底了,蒸汽衝壓機有了進展!乃是二廠最先弄出來的,可以調節衝壓頻率和成品的厚度。
原本李昭只是想在燧發槍上安裝堅固耐用的刺刀來著。
想要這種刺刀堅固耐用,需用生鐵和熟鐵按照一定比例一塊打製。
從前都是靠人工打,三四天才能出貨一隻刺刀,如今有了蒸汽衝壓機,每臺平均一個時辰就能產出四隻刺刀。
而造刺刀只是衝壓機的一個小用處,用這玩意兒造彈殼才是一絕!
原來用灌注法造彈殼,脫模之後還要人工去毛刺,現在直接用鐵板壓制,一次成型,基本沒什麼毛刺。
效率如此之高,因而有了餘力轉民用。
像是鐵鏟之類的農具,原本只能靠土模灌注法制造的,有了這臺衝床之後,可以直接將半熱的鐵片壓成想要的樣子,製造效率大大增加。
另一邊,鍊鋁廠也有了進度。
山西境內的礬土資源本就非常豐富,原本這些礬土都被拿去燒製瓷器了,不過現在它們有了新的用途——鍊鋁!
鋁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質量輕,還跟銅鐵一樣耐摔耐砸。
非常適合給軍隊做行軍飯盒,還能直接放在火上當鐵鍋使。
現如今鋁的產量還很低,全部拿去給軍隊做飯盒和鍋子了,沒有衝壓機的時候,大家只能使用灌注法。灌注法費磨具,效率低,還費材料。
就說飯盒吧,根本用不著那麼厚的,可灌注法制作出來的飯盒厚度就是沒法更薄,可不是浪費材料?現在有了衝壓機,直接將一塊鋁板壓成飯盒,少了再次加熱的步驟,不僅快捷,還省煤省料呢!
現在廠裡一共有五臺蒸汽衝壓機,其中兩臺軍用,三臺用於生產民用農具。
倒不是李昭不想多造點刺刀、彈殼。
就說彈殼吧,火藥的供應量更不上,彈殼造多了,堆在倉庫裡是會生鏽的。
刺刀呢,為了保證質量,都是用的閩鐵。
所謂閩鐵,也就是閩南地區煉製出來的鐵。
因為閩南的氣候條件,樹木生長速度快,當地的鐵基本都是用木炭煉製,而山西本地的鐵,因著是用含硫的煤炭煉製,質量比閩鐵差一個檔次,用來製作農具可以滿足要求,可用來製作需要上戰場劈砍的刺刀,基本上用一次就得報廢。
李昭不願意軍隊用次品武器,現在又有了剩餘生產力,乾脆用來做農具。
用蒸汽衝壓機造出來的農具,一個月的產量就能滿足本地軍屯的需求,餘下的產量,便可以用於造福山西的老百姓。
就衝那省下的人工費,農具、鐵鍋的價錢可以降低到原來的三分之二,若非上交朝廷的鐵稅佔三分之一,價格還能更低。
兵工廠裡的那些老鐵匠們,原本還擔心,他們都被王爺召集來兵工廠了,城裡的百姓需要農具和鐵鍋了可怎麼辦。
事實上從李昭來到山西之後,因為兵工廠的建立,本地缺少打鐵匠,打鐵匠的人工費確實有一度上漲得厲害,李昭為此還出了補貼政策來著。
不過現在蒸汽衝壓機出來,情況就不一樣啦。
李昭到家的時候,還在因為蒸汽衝壓機興奮得不行,宋清月跟他說太原城有個董老闆要送宅子,他也沒多想,直接就點了頭:“不就是幾個唸書名額麼,給他就是了。一個宅子呢,不要白不要。”
“真的?”
“這有什麼,一個商人還能翻出什麼浪花不成?”
“好吧。聽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