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月成日待在葆光殿內,四周被李昭護得密不透風,她不知道關於皇帝綠了兒子還想學李隆基搶兒媳婦的傳言已經在京城裡傳開了。
這等皇家密辛風流韻事,乃是勞苦大眾最喜聞樂見的故事。
據說連影射這件事的話本子都已經寫出來了,還寫得有鼻子有眼合情合理的,說是政權交接之際,世子被小人所害,下落不明。
世子妃悲痛萬分,不願承認世子已死,每日積德行善,祈求上蒼可以將夫君還給自己。她的一系列舉動叫王爺心生憐惜,時常找她下棋、聊天,開解兒媳。
偏這世子妃又是個絕色佳人,一來二去的,王爺便由憐生愛,動了心思。
而世子妃為了替世子守節,以死相逼,王爺無奈之下,允她落髮為尼。
原本世子爺的魂魄已經到了地府,可閻王爺被世子對妻子的思念和真情所打動,說是世子妃的善舉為世子重新換來十年陽壽,還叮囑世子爺讓他還魂之後多做善事,少造殺孽,方可延續壽命。
世子回來之後,與世子妃夫妻重相聚,甚至在有的版本里頭,世子還被直接封成了太子。
雖說因為百姓對宋清月和李昭觀感好,因而給了故事裡的男女主一個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不過這樣的傳聞到底不雅,還有失皇家體面。
孟太后為此發了脾氣。
她要找皇帝問話,皇帝藉口事情忙躲著不去見她,她想把宋清月找去宮裡訓斥一頓,慈寧宮的大宮女居然被林萬福兩三句話就給擋回來了,再想把李昭叫去問兩句吧,這位大孫子跟他老子學,藉口事忙,亦是躲著不見。
這件事沒什麼好說的,壓桿沒有的事,皇帝從前把宋清月單獨叫出去說話,那都是商量槍炮子彈的事兒。
不能因為一點所謂的皇家體面反而要宋清月受委屈的道理。
太后沒能把宋清月叫來狠狠訓斥一頓,她太后的威嚴無處發散,於是把宋清月的母親梁氏叫進宮裡,把火氣全撒到梁氏頭上,一頓臭罵!
她熬了這麼多年,好容易當了太后,居然不讓她擺擺太后的架子,簡直豈有此理!
梁氏被罵得臉色煞白,大冷的天,背上沁出一圈水跡,出宮的路上就掉了眼淚。
回家之後,宋大人知道了也只是象徵性地安慰了幾句,接著就去忙自己的去了。
南邊的事情還未結束呢,大殿下事情做了一半,為了家中的美人兒,著急忙慌地回來了。宋大人還不好罵他什麼,畢竟那個美人兒就是自己親閨女。為此,宋大人的不滿中甚至帶了一絲自得。
梁氏心情鬱悶,心裡知道了宋清月的能耐,如今對這位記在自己名下的女兒是又敬又怕的。
她不好去潛邸說宋清月的不是,只能趁著過年又回了一趟孃家,跟寵愛自己的母親訴訴苦、吐吐心中鬱積的不快。
梁老夫人正為了不能去潛邸看望梁瞳悅而不滿呢,聽女兒說因為認來的庶出女被太后責罵了一頓,老太太心裡對宋清月的不滿更增添了幾分。
畢竟,當初若是梁氏堅決不答應將她記為嫡出,就憑她那張臉,怎麼也不可能當得了正妃。
然而宋三個小丫頭非但不知感恩,拉拔一下外家的表妹,反而處處防備,甚至過年了也不主動叫她們去潛邸見見梁瞳悅。
老太太懷疑是宋家那個丫頭心虛,才不叫她們去潛邸的。
現在甚至傳出那樣令人蒙羞的謠言來,梁老太太簡直要氣炸了。
還未見著宋清月呢,便對她生出不好的印象來,心中認定那宋三就是個狐媚惑人的。
於是宋清月在熙光殿見到梁家老太太的時候,老太太板著臉,對她冷冰冰,愛答不理的。
宋清月倒不生氣,只覺得有點好笑。
過來求見自己的是她們,現在卻在自己面前擺架子,真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梁家大夫人也挺看不起宋清月的。
京城百姓將她的樣貌吹得天上有地上無,就是仙女下凡,還號稱大周第一美,結果見到真人了,也就那麼回事嘛。
漂亮自然是漂亮的,可絕對沒有吹噓得那樣誇張。
至於大殿下對她的好,那肯定是因為她有甚特別了得的手段。
最著急的是梁瞳悅的母親三夫人,她是三人裡頭唯一對宋清月笑的,還一個勁地在李昭面前說宋清月的好話。
“從前就聽說姑奶奶家的三閨女是個聰明伶俐的,這見到真人了,當真以為是下凡的天女呢!真是名不虛傳。”
宋清月臉上笑得尷尬而不失禮貌,這話她都不知道怎麼接,自謙說自己不漂亮那是虛偽,說“對啊對啊,本姑娘就是天仙下凡,您說得可真對!”那肯定也不行。
只好含羞帶怯地看向李昭,希望他可以替自己解解圍。
沒成想李昭這廝聽了這話哈哈大笑,還攬著她的腰嘚瑟地說道:“梁三夫人這話說得對,月兒就是天上掉下來的,不僅貌若天仙,還冰雪聰明,心地善良。本王能得了她,乃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再是別無所求了。”
三夫人微笑望著李昭繼續說下去,期待他至少可以提一提自家女兒,就算不誇成這樣,誇一句可愛乖巧總是可以的吧?
奈何李昭說完這句就沒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