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張幗榮的那首“IWant”單曲持續發力,島國二週售賣8萬張,南韓六萬多,彎彎四萬多,這就是20萬銷量。加上三地區和國家首週資料,已經33萬張了。
結合港島本埠和牛不落的銷量,總成績直追50萬張,這在港島歌壇十白金資料!
尤其是單曲在鬼佬、香蕉人、殖人群體裡賣的遠比華裔亞裔群體還火。
別說1984年初了,就是放在二三十年後,這依舊會刺激很多人為了一些榮譽感,開始支援火到歐美的明星。
那些迷上張幗榮的歌迷,聲勢也不是一般的炙熱,從而更加推動了颶風營救票房的提升。
當歌迷們進去後,也會果斷髮現阿榮在裡面演的就是一個撲街,衰仔,死不足惜那種,偏偏吧,張幗榮真是一直在號召歌迷支援颶風營救,情真意切,還不止一次笑著說,電影的導演趙導就是他歌壇第二個伯樂……
不是趙導的新世界提攜,還有現在作詞作曲的“IWant”他也沒有今天。
趙東淮的確是這首炸球歌曲,能轟炸歐美白人世界的超流行洗腦歌的詞曲作者啊!
你這麼一想,外加一些粉絲的刻意引導,那些即便進了影院發現上當的,也會感覺趙導真是個好人,是阿榮、萊利斯的貴人啊。
沒有趙導,萊斯利還只是那個熬了8年,上一張專輯勉強港島本埠達到金唱片標準的小新丁菜鳥呢,不是現在有著烈火燎原趨勢的國際巨星!
這就沒事了。
罵兩句就繼續看電影吧,颶風營救是真的好看!
原本軌跡裡,港島第一部破千萬票房是程龍的師弟出馬,第一部破兩千萬的是最佳拍檔,跟著是85年明年的福星第二部,福星高照破三千萬。
十幾天後上映的最佳拍檔3還是差了幾十萬,止步2900多萬。
可隨著颶風營救火爆,張幗榮火爆,還有電臺點歌榜單上,關、何、胡三女的千千闕歌都直追“IWant”熱度了。
粵語大流行地區,千千闕歌比“IWant”更受歡迎,只有到了外面,才遠不如後者。
但這已經向外界展示著,全港本埠第一部能破三千萬票房的猛片,若不出意外,可能要降臨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趨勢,再次為趙東淮這個新晉大導演添了好幾把火,一時間別說外人,不熟悉的了,就是杜琪鋒那個已經開始為無間道1做後期的,都不止一次打電話來訴苦,早知道他應該晚幾個月在開機。
繼續蹭一波颶風營救的副導了。
現在外面,都有人在傳趙導是名副其實的造星機器了,新世界捧紅一大群撲街幕後、前臺。
颶風營救更是大爆一群。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東淮接到了來自華遠集團的電話,他第一批運去內地的汽車擋風玻璃,賣了一半多了,……
三千多萬港幣都已經到賬,準備先給他打過來了。
趙東淮都吃了一驚,好快!不過又認真一想,他的車玻璃入港摺合240元內地幣一塊,1000萬港幣略等於現在400萬內地幣,全是現有匯率額定。
他進的第一批貨還不到兩萬塊前車擋風玻璃。
這麼點東西灑在羊城、上滬、京城三地,一地也就六千塊汽車擋風玻璃。
那一群群有力人士,一人拿走幾百塊玻璃,各自賺幾十或上百萬就瓜分乾淨了。
他們拿到貨,也不是必須立刻分發到每一個零售買家手裡,可以慢慢找汽修廠、汽配廠談生意的。
但從趙導這裡拿貨,手慢了……各地至少十幾位競爭者就把貨搶光了。
從他談生意至今也有十來天了,有力人士們湊錢,借錢,貸款等等,能各自完成他們的小目標,不是多不可思議。一個老王83年倒騰玉米都賺了300多萬人民幣,折現在港幣也有七八百萬的。
十幾天買走一半多,印錢一樣的利潤,對他是這樣,對有力人士們也是印錢利潤啊。
想通這些,趙東淮就打算開開心心收錢,計劃下一批了,能讓華遠代為主持交易,他也依舊是靠了疊BUFF的優勢和依仗啊。
這年代報社老闆,掌握輿論傳媒力量的人,佔得便宜太大了。
“撿錢的快樂,一般人體會不到,不過我還是很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