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皺眉道:“朕乃主帥,決戰之際,怎可臨陣退縮?”
陳瀛臉色十分為難,勸道:“皇上,戰場上刀槍無眼,臣是擔心,萬一,萬一……”
朱祁鎮臉色肅然,說道:“今日一戰,關乎我大明江山存亡,無論成敗與否,前方將士們一定要看到朕的身影,看到朕頭上這杆大纛龍旗!”
這番話說的陳瀛無言以對,在這一刻,他突然意識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大明天子。
曾幾何時,他眼中的皇帝更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由於宣宗皇帝早逝,朱祁鎮早早就坐上了皇位,那一年,他只有九歲。
新君年幼,朝政大權便把持在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等輔臣手中,這段時間,大明朝穩定發展,國力強盛,也正是由於三楊等人做出如此政績,使人們漸漸淡忘了龍椅上那位小皇帝。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朱祁鎮開始變得叛逆。
他的一舉一動都要處於輔臣們的監視下,做任何事情,必須先和輔臣們商量。
但凡遇到國家大事,更多的是輔臣們進行磋商、決策的忙碌身影,朱祁鎮需要做的就是等人家做出決定後,以皇帝的身份頒發詔令。
長此以往,使他逐漸產生了叛逆情緒,就如青春期的少年,渴望能夠證明自己。
這時候,一名宦官抓住了機會。
宦官這種服務性行業,常年處於深宮,最擅長的就是審時度勢,揣測人心。
於是,當王振看到少年天子整日鬱郁不歡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隨著太皇太后病逝,以及三楊老邁,逐漸退出政治舞臺,王振終於掃清一切障礙,盡攬朝政大權。
此番御駕親征,就是王振攛掇的,一路兵敗,也是王振胡亂指揮造成的,就在陳瀛等人近乎絕望之時,他們眼中那個不懂事的年輕天子突然站了出來。
先是果斷除掉王振,然後帶兵突襲媯水河,大勝對方的精銳騎兵,直逼阿剌部大營。
突如其來的勝利讓士氣低落的將士們重新看到了希望,同時,也讓所有人都意識到,皇上長大了,他不再是那個叛逆的少年,而是真正的大明天子。
陳瀛壓抑著內心的激動,鄭重行了一禮。
“皇上萬歲!”
朱祁鎮不知道陳瀛為何這麼激動,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繼續率隊向前。
樊忠帶著禁衛跟在朱祁鎮身旁,另有三百名錦衣衛跟在隊伍最後,充當壓陣監軍。
只不過,此時的明軍剛剛經歷一場大捷,全軍士氣高漲,已經不再需要監軍。
衝!
殺!
媯水河畔,阿剌營地中早已是一片狼藉,然而,在炮火聲中,似乎聽到一片喊殺聲傳來。
阿剌似乎意識到什麼,猛地抬起頭來,不遠處,一杆大旗正在快速靠近。
“知院大人,前面是明軍的大纛,媯水河守不住了,撤吧!”
“撤什麼撤?”阿剌伸手扶正頭上的銀盔,沉著臉說道,“立刻召集人馬,隨我出戰!”
“明軍火炮厲害,我們的人馬根本無法集結……”
副官還在努力勸說,阿剌卻顯得很茫然,直到現在,他還不明白為何明軍會突然而至。
同樣還是這支明軍,一路上被也先打的跟狗一樣,為何到了自己面前,突然就成了神兵天降?
“知院大人,快走吧!”
副官還算保持著理智,畢竟死的不是他兒子。
阿剌眼中滿是不甘,可是,他心裡很清楚,自己完了。
這一仗,敗的一塌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