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這裡做什麼?”唐牧之問她,馮寶寶面不改色地講出徐翔提前準備的那套說辭:
“俺們哪都通在這附近執行任務,但是在不久迷失了方向,和隊伍也失聯了,現在在等待救援。”
唐牧之聽到這機械的話語心裡一沉,這明顯是徐翔教給她的說辭啊,這貨顯然是跟著他過來的,目的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丁嶋安看著眼前這個傻里傻氣的年輕姑娘,只在她身上感到一股違和感,講的話更是破綻百出,他瞥了一眼唐牧之,又盯住馮寶寶,冷冷道:“公司的業務都擴充套件到印度來了?”
“哦哦……你等一等。”馮寶寶眼睛一亮,拉開羽絨服口袋,從中掏出一張印著中英雙語的名片照著開始念起來:“我們哪都通是依託強大的物流、倉儲資源,整合‘物流、資訊流、資金流’於一體,為哪都通速遞及其服務的專業市場客戶、企業及行業使用者提供‘三流合一’的完整解決方案,長期以來致力於國內國外的各項業務,堅持將我們以人為本的思想和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理念貫徹發展到世界各地。”馮寶寶讀完,然後將名片遞給丁嶋安,“你看,我沒說謊,公司確實是有外國專案的。”
丁嶋安驚為天人地看了看馮寶寶機智的腦殼,然後扭頭用目光對唐牧之發問,意思說:這姑娘腦袋有……
唐牧之悄無聲息地點點頭,示意丁嶋安交給自己。
現在形式有變,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阮豐,他可不能出問題……偏偏馮寶寶自身就是最大的變數,天知道阮豐見了馮寶寶之後會怎麼樣。
沒時間耽誤在這裡,唐牧之對著馮寶寶道:“既然咱們這麼巧遇上了,不如就一起走吧,還好雪崩沒有傷到你。對了,徐先生呢?他沒跟你在一塊兒嗎?”
馮寶寶道:“他受傷了,我在找他。”
“他是在哪裡受的傷啊……我們陪你去。”
“一個山洞,應該離這裡不遠的,但是我找不到了。”
唐牧之眉頭一跳,她說的山洞不會就是阮豐藏匿的那個山洞吧?
恰在此時,唐牧之透過陰陽炁的反饋感到這裡氣局的強度提升了,他朝過來的地方走了幾步,氣局的強度卻沒有降下去,偏偏徐翔甚至阮豐就在這附近!
他頓感局勢已經刻不容緩,便不再多和馮寶寶過多言語,現在的馮寶寶雖然呆傻,但在徐翔的調校下“詞庫”已經更新,語言防備系統密不透風,任憑別人怎麼問,關乎自己的身份身世,她都能應付過去,畢竟有了趙方旭的前車之鑑,她也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了。
“老丁,我先說清楚,這裡氣局的衝擊力不是之前可以比擬的,應該算是整個格局的核心地帶了,你現在千萬不要離我太遠,而且身體要是出現什麼異樣馬上跟我講,我會盡快帶路到安全的地方。”
“這麼說你有眉目……我明白了。”丁嶋安點點。
卡卡卡……
三人由唐牧之帶頭,就這麼朝著氣局中心走去,讖圖的厄運還未接觸,唐牧之感到氣局變幻莫測起來,自腦後吹來的氣體時而強烈,時而微弱,但還在可控範圍內。
唐牧之時不時要站下來一步一步調整方位,氣局的正確路徑總歸是連續的,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他還未走到點子上,一旦找到了正確的途徑,接下來便會順利許多。
卡、卡、卡……
丁嶋安跟在唐牧之身後不緊不慢地走著,只覺得周圍氣溫不斷回暖,雖然地上還被白雪覆蓋包圍著,但周圍的一切卻讓他感到熟悉。
“喂,牧之,這是……”丁嶋安看著遠處隱隱約約出現的一抹綠色,驚訝道:“這裡怎麼可能有草?”
“嶋安,這裡是氣局嘛,它本身就是獨立於外界的一個領域,其中的變化按理說和外界都是不相同的,孕育出異於環境的植被也正常。”
三人朝著綠地走去,一座霧濛濛的村落悄然出現,丁嶋安看著村子熟悉的佈局,思緒似乎回到了過去。
“這真奇了……”丁嶋安看著宛如從他記憶的模子刻出來的村落,轉過頭驚喜道:“師傅,你總算帶我回來這裡!”
畢淵呵呵笑道:“嶋安,今天是你氶爺爺八十大壽,我就是離得再遠也要把你這孝順孩子帶來不是?自你跟我學本事,離開村子跑江湖,想想也有三年了,這次你就在村子好好住下,我稍後有話跟你說。陸道長,這邊請。”
畢淵笑著將陸沽引入丁賈村,村子裡瀰漫著一股澹澹的硝煙氣味,應該是村裡年輕人為了給氶老爺子過壽,特地跑到縣裡買來的炮仗。
“嶋安!畢大夫!你們回來了?”一個穿著樸實的中年人看著剛進村口的三人,操著一口江淮話吆喝道:“咱們的嶋安回來嘍,都來看看嘞……”
“嶋安?嶋安回來了!”
“哎幼,幾年不見長成男子漢咯,個子這麼高。”
“這娃兒眼睛還是那麼亮堂!精神得緊!”
丁賈村是戰爭時期從外省逃難過來的一批人組成的村子,當年難民裡要屬姓丁和姓賈的人最多,所以村子落戶之後就叫丁賈村。
丁賈村人口極少,鄰里鄉親現在大多沾親帶故的,這裡年輕人基本都是五福內外的兄弟姐妹,年輕男娃娶媳婦是要到鎮上找的,女娃嫁出去是要全村去送的。當然別看現在這裡民風樸實,其樂融融,當年丁賈兩家爭村長的時候可沒這麼安生。
這一切的原因基本要歸功於一個從涼山一帶逃過來的中年人,這個人姓氏很怪,他姓氶,不在百家姓上面。但他近乎天然的領導力在短短數年裡平息了丁賈兩家的紛爭,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村裡上下所有人。
氶村長上任之後,這個建立之初亂糟糟的村子變得像樣起來,就連老天爺似乎也開始垂憐這個村子,一連十數年的風調雨順,在那個饑荒的年代,這裡宛如人間仙境一般家家戶戶囤積著餘糧。鄰里和睦,大家不再為了一點土地爭吵。
氶村長後來還在祠堂後邊建立了學堂,整整兩代人啊,就這麼在祖宗靈魂的看護下,獲得了比金子更加珍貴的寶貝——知識。
丁賈村出去的孩子,上能知天文地理論王侯將相,下能通站樁橫練熬筋骨強壯。風水堪輿、儺舞祭祖、赤腳大夫——這裡的姑娘漢子哪一個出去都是社會的香餑餑,丁嶋安就在這裡被一戶丁姓人家收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