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專案啟動,劇組框架拉起來,開始前期籌備。
前期籌備有很多工作要做,組建劇組,敲定投資,聯絡服化道團隊,聯絡演員,非常繁瑣。
而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開會討論,找出最佳方案。
這部劇的投資由喬英紅和方舟文化的影視投資部負責,但具體的數字,需要讓方醒給一個大方向。
“老闆,計劃這次新劇投資多少?”喬英紅心裡其實有一個大概的數字,但這次不是方醒親自拿導筒,而是交給張奕高和王禹濤來拍,投資是否需要謹慎,是個問題。
方醒想了一下,答道:“預計投兩個億,後期如果成本控制不住,可以追加五千萬。”
喬英紅聽到這個數字,即便心裡有準備,但還是挑了挑眉。
如果這部劇真的投資兩個億,將是方舟文化投資第二高的電視劇。
方舟文化爆火的電視劇已經有很多部,如果有人統計方舟文化的爆款劇投資表,會發現這麼多爆款劇,大部分投資都不高。
投資最高的是《狂飆》,投資三個億。
接下來就到這次的新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目前計劃投資兩個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所以投資這麼高,其中一個原因是準備拍73集。
同樣的質量,同樣的拍攝方式,集數越多,拍攝成本就越高。
沒有兩個億,確實很難拍下來。
喬英紅得到了大概的數字,接著問道:“這次的新劇,是我們主投?還是多拉影視公司投資?”
一部電視劇,投資方往往有很多家。
即便是經常製作出爆款劇的影視公司,也會盡可能的多拉投資,這樣可以分散風險。
同時,還可以從投資方那裡置換資源。
在拍攝過程中,可以讓投資方幫忙聯絡演員。
電視劇製作出來之後,投資方會幫忙宣傳,幫忙過審。
方醒想了一下,答道:“保證我們的投資額度高於60%,剩下的你決定就好。”
“好的,我讓影視投資部加班幾天,把投資預算統計出來。”喬英紅問清楚大方向,接下來就是公司影視投資部的工作了。
……
投資預算出來之後,接下來就可以推進專案了。
不同的預算,組建的劇組規模是不一樣的。
兩個億的投資,在計算預算的時候,先把演員片酬留出來,然後是73集拍攝所需要預留的預算,接下來是服化道等團隊的選擇。
一部電視劇,每個環節要花多少錢,佔總投資多少,都會有一個大概的數字。
然後根據預算的數字,去找價格範圍內最好的團隊。
預算3000萬的服化道效果,和預算1000萬的服化道效果,差別巨大。
預算表做出來之後,喬英紅看到預算表的數字,便去聯絡以前合作過《琅琊榜》的服化道團隊。
具體細節,由王禹濤去和服化道團隊溝通。
隨著前期籌備的推薦。
方醒把完整的劇本交給公司的編劇團隊再磨一磨,大方向不改,主要是潤色細節。
張奕高和王禹濤忙著看劇本,然後商量分鏡頭指令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