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微博在當年,被很多流量粉絲轉發、點贊,一度成了流量粉絲專門用來黑陸湘兒的帖子。
這條微博的內容,用詞非常的粗俗。
這一次,激盪新聞發的稿子,激起了很多網友的脾氣,把這條微博翻出來,直接把這條微博噴上熱搜。
與此同時。
有一條網友發的微博,被無數網友轉發、點贊,頂上了熱搜。
【JC巴赫和卡爾·弗里德里希·阿貝爾都可以合作一起辦音樂會,為什麼輪到方醒和陸湘兒就不行?國人有原罪嗎?】
這條微博內容很長,主要講述了世界著名作曲家JC巴赫和卡爾的友誼。
J·C·巴赫於1762年移居倫敦創作歌劇時,他發現他的朋友卡爾也在那裡成為了一名低音提琴手。
於是兩人成為室友,並很快也開始了合作,在1765年開始舉辦音樂會,被稱為巴赫阿貝爾音樂會。
當時,公開售票的音樂會在當時還是一個新概念,因為在18世紀,大多數專業音樂演出都發生在貴族宮廷、歌劇院或禮拜場所。
J·C·巴赫和阿貝爾每年要舉辦十五場音樂會,在當時他們的音樂會非常成功。
文章最後總結,國外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就可以合作,並且成為佳話。
我國的作曲家和音樂家合作,就叫做“搞音樂靠男人”。
這篇文章被頂上熱搜之後,全網都炸了。
再加上帕特里克·佩特在奧地利獲得的支援。
兩相比較,對比太過強烈。
網友開始挖出噴過陸湘兒的文章、帖子,在下面評論、回覆,反擊40多萬條。
只要還有NC粉跳出來嘲諷陸湘兒,立即會有成千上萬的網友衝上去開撕:
【一個譜曲,一個演奏,明明是互相成就,為什麼到某些群體眼裡,看到的就是齷齪?】
【跪久了站不起來唄!】
還有網友扒出來,一個ID叫做“眼中星臣”粉絲,在陸湘兒相關的新聞下面,評論【砸錢鍍金,靠臉靠批靠男人。】
然後,一轉到了賈昊臣的娛樂新聞下面,就是【昊臣和鄧慧玲搭戲真棒,太帥了。】
再到帕特里克·佩特拿獎的新聞,評論就是【水平比某金獎高多了,某個比賽明顯有黑幕。】
三條微博動態,在同一個頁面出現,網友截圖下來。
三條評論疊加在一起,效果拉滿。
無數網友在下面評論:
【味真衝!】
【國際馳名雙標!】
【牛逼!三條微博評論,將這個人的思想、認知展露得淋漓盡致。】
【樓上的,你竟然敢假定她的物種類別?】
【樓上的,你竟然敢假定ta的性別。】
【是是是,我錯了!】
……
相關話題在網上爭論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