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湘兒、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梁祝》主題音樂會巡演在歐洲各國演出。
國外媒體報導越來越多。
剛開始的時候,國外的娛樂媒體,是衝著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名頭進行報道。
畢竟維也納愛樂樂團是國際上排得上號的交響樂團,娛樂新聞還是要給這個樂團一定篇幅的。
隨著報道越來越多,陸湘兒和《梁祝》的名字、海報,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娛樂媒體上,讓越來越多的國外觀眾知道了這樣一位來自東方的小提琴演奏家。
如果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樂手,很難得到國外觀眾的關注。
然而,陸湘兒偏偏有帕格尼尼金獎這個拿得出手的獎項。
獎項的作用就在這。
當觀眾不認識一個演奏家、明星的時候,某一天在娛樂新聞上見到,然後多看一眼,發現……咦,竟然得過含金量這麼高的獎。
在這種情況下,這位演奏家、明星在普通觀眾的印象裡,就會拔高非常多。
再加上帕特里克·佩特這樣的著名演奏家,對《梁祝》讚譽有加。
使得越來越多國外觀眾對這場音樂會感興趣。
特別是經常聽音樂會的觀眾,常年聽的都是貝多芬、肖邦、莫扎特的樂曲。
現在出現了一首來自東方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而且得到了很多演奏家的讚譽。
喜歡交響樂的觀眾,或多或少會對這首協奏曲感興趣。
如果是對東方文化感興趣的交響樂愛好者,那就更有興趣聽這樣一場音樂會了。
因此。
從第三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舉辦的《梁祝》主題音樂會開始,國外的觀眾比例開始增加。
對國內的觀眾來說,飛到國外聽一場音樂會,確實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機票和門票價格不菲,還要乘坐航班,很難做到當天去當天回,還要住酒店,一來一去至少要兩天時間。
因此,國內觀眾購票比例開始下降。
但國外觀眾的比例上升,音樂會門票依舊一票難求。
……
元旦過後。
方醒和陸湘兒休息了兩天,一起去維也納,聽帕特里克·佩特的柴可夫斯基專場音樂會。
門票是帕特里克·佩特送的。
演奏家親自贈票,不去的話,略微有些不禮貌。
而且,方醒也想去聽聽,這位奧地利的小提琴演奏家,水平提升了多少。
之所以想要知道他的演奏水平,是因為五月份在莫斯特舉行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的參賽名單上,赫然有他的名字。
事情有點趕巧了。
陸湘兒也要參加五月份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結果又遇到了這個奧地利的胖子。
而且,帕特里克·佩特現在辦的音樂會,都是柴可夫斯基專場,全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名曲。
這現在是在為五月份的比賽做準備。
事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