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這部劇,這部劇在最近兩年的同型別劇裡面,可以說是質量最高的那一檔。
“而且,導演在運用鏡頭語言方面,也有很多細節值得挖掘。
“就拿剛剛播完的第一季結尾的鏡頭來說吧。
“最後一個鏡頭,成為惡龍的‘高啟強’和堅持本心的‘安欣’在街頭擦身而過,形同陌路。
“這個鏡頭,可以說是對第一季內容的一個總結,鏡頭語言運用得非常精妙。
“大家都知道,在《狂飆》第一季的劇情裡,‘高啟強’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遭受著龍虎兄弟的欺壓。
“那個時候,‘高啟強’是弱者,引起了‘安欣’的同情。
“所以才有了‘高啟強’被抓進派出所,大年三十,‘安欣’給他送餃子的事情。
】
“那個時候,‘安欣’並不知道,‘高啟強’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安欣’只知道,那時候的‘高啟強’,是一個遭受欺壓,卻無力反抗的老百姓。
“深植在‘安欣’內心深處的正義感,讓他對‘高啟強’產生了同情。
“這也是後來,‘安欣’多次去菜市場魚檔,給‘高啟強’撐腰的原因。
“只是,‘安欣’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幫助,間接讓‘高啟強’一步步成了惡龍。
“在第一季裡,‘安欣’和‘高啟強’之間,雖然有猜疑,但兩人確實存在過友誼。
“但在第一季最後一個鏡頭之後,兩人關係從‘朋友’,變成了‘對手’,甚至是‘宿敵’。
“從一個劇評人的視角來看的話,導演和編劇在塑造一個人物形象的時候,是有思想要表達的。
“‘安欣’這個角色,其實是一個理想化的角色,現實裡很少會有這種人。
“因為這種人太難了,但也因為難,才更讓人敬佩。
“因此,根據第一季的劇情,可以推測‘安欣’,會堅持心中的那份‘正義’,將警察的形象立起來。
“人民需要‘安欣’這種心懷堅持的人來維護秩序與公平。
“某種意義上來說,‘安欣’這個人,就是導演和編劇,所要表達的東西。”
周黎祥的這個劇情分析影片,講的內容,不只是劇情這麼簡單,而是開始聊影視劇的核心,也就是導演和編劇所表達的思想。
可以說,他的這個影片,在昇華《狂飆》這部劇。
觀眾看完這個影片之後,心中開始感慨。
微博等平臺上,開始出現了一個熱門話題:
【現實裡,真的存在“安欣”這種人嗎?】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但確實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
【如果警察都是安欣這個樣子,世界應該會變得很美好吧。】
【確實,安欣這種程度的堅持,確實很難做到。】
【說句實話,如果我是安欣,背後有兩個局長撐腰,還是孟德海的準女婿,簡直前途無量,熬下資歷,進市委跟玩一樣。】
【看第一季結尾,安欣和高啟強擦肩而過的鏡頭,我感覺安欣要和高啟強槓到底了。】
【其實,現實裡存在“安欣”這樣的人,不熟悉這個職業不明白,這個職業真的很危險,特別是緝毒這些領域,沒少犧牲流血。當然,像“安欣”這麼堅持正義,確實很累。這也是他們值得尊敬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