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繼續錄製。
《赤伶》演唱完畢,學員心情有點亢奮。
畢竟導師四轉,是對學員的一種認可。
在轉身之後,四位導師都可以看到學員的形象。
這位學員是一位女歌手,二十四五歲的樣子。
年輕,同時又有一定的人生閱歷,讓她在演繹歌曲的時候,多一分故事感。
外形也還不錯,穿著橙色夾克和星星亮片A字裙,頭上戴了一定貝雷帽。
從形象上來看,當歌手是綽綽有餘的。
等學員演唱完畢之後,陳朝楠例行詢問:“先介紹一下自己。”
作為東音的博導,他本來上課講話就多,而且特別符合導師的形象。
因此,詢問學員名字、工作等資訊的任務,自然而然就交給了他。
“四位導師好,我叫沈蒹葭,來自津門,我有點激動,沒想到四位導師都轉身了。”沈蒹葭說話的時候,強行壓制激動的情緒,儘量不表現得那麼誇張。
“現在是讀書?還是工作?”陳朝楠繼續問。
“額,我畢業兩年了,現在是一位音樂老師。”沈蒹葭連忙回答。
陳朝楠看一眼旁邊的導師,見沒有人搶麥,便繼續提問:“聽得出來,你應該沒專門學過戲。”
“對,沒有專門學過戲。”沈蒹葭點頭承認。
這時候。
齊秀娜插話道:“這個我不同意,沒有規定學過戲才能唱戲腔。沈蒹葭,我覺得你唱得特別好,戲腔太棒了。”
陳朝楠糾正道:“我沒說唱得不好,我們四個都是在戲腔出來的一瞬間拍的。
“其他導師我不清楚,但我確實是覺得你副歌的戲腔處理得很好。
“其實,我聽你第一句就知道,你是科班出身,母校是?”
沈蒹葭躊躇一下,正準備回答。
這時候,主持人喬佑華插話道:“博導、博導,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件故事要說。
“這個故事還和在座的兩位導師,有那麼一點點不算關係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博導是東音教授,方醒也是東音出來的。
“其實,沈蒹葭當年高考的時候,也考過東音。”
齊秀娜緩緩點頭,追問道:“後來呢?考上了嗎?所以方醒,她和你是校友?”
沈蒹葭連忙擺手:“不是、不是……”
喬佑華控場道:“聽我說完,聽我說完。沈蒹葭確實考上了東音,但最後沒去。”
齊秀娜越發好奇了,接話道:“你們一個東音教授,一個東音學長,你看看,人家考上了都沒去讀。是什麼願意沒讀?是不是考上了更好的大學?”
這話調侃得有點狠。
國內敢說比東音好的音樂學院,基本只有央音,但其實排名前三的音樂學院,沒多大差距。
喬佑華趕緊把後面的故事補上:“因為那一年,沈蒹葭的父親因為工傷,坐上了輪椅。為了方便照顧父親,她決定留在津門,讀了津門音樂學院。”
齊秀娜聽完,連忙收起說笑的表情,站起來道歉:“對不起,我有時候開玩笑很沒分寸。很了不起,而且津音也很不錯,非常棒。”
沈蒹葭連忙擺手:“沒關係,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不用在意。”
齊秀娜又連忙問道:“那爸爸媽媽來到現場了嗎?”
喬佑華拿著話筒說道:“當然來了,剛才我們在後臺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