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樣,原因是沉蒹葭當年考過東海音樂學院,但也是那一年,她的父親因為傷病坐上了輪椅。
她最後決定留在津門就近照顧父親,讀的是津門音樂學院。
所以,她是音樂學院科班出身。
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她給很多唱片公司投過小樣,但大部分都杳無音信。
後來,有個唱片公司的星探找她,說要捧她成一線歌手,要給她發專輯。
當時她真的以為遇到貴人了,只是去到這家公司的辦公地點,發現位置有點偏。
她留了個心,沒有當場籤合同,而是把合同拿回學校找老師幫忙看。
結果,合同是一張賣身契。
而且所有口頭承諾的條款,比如出專輯等內容,合同上都沒有。
老師還幫忙查了一下這家唱片公司的背景,最後建議她不要籤。
經過那件事之後,她開始找別的工作,最後進了一家童聲音樂教室當老師。
剛開始的時候,還偶爾給唱片公司投小樣。
時間久了,工作也忙,投得漸漸少了。
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像她這樣的很多。
每年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猶如過江之鯽,但有幾個真的能當歌手?
最終,大部分的音樂學院畢業生,從事的都是與專業無關的工作。
沉蒹葭的工作,至少還和音樂有關,屬於音樂教育工作,已經算專業對口。
音樂總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給人心靈平靜的力量。
她喜歡音樂,並不覺得當音樂老師有什麼不好的,而且教孩子唱歌,也能收穫到快樂。
工作兩年多,她已經漸漸習慣這種生活。
仔細說起來,她大四找工作那年,正好是方醒參加《明日之星》的那一年。
她看著方醒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畢業生,一步步成為了華語樂壇的大魔王。
而她,留在津門照顧父親,畢業後成了一家音樂教室的老師。
人生的際遇就是如此的奇妙。
她偶爾也在想,如果當年選擇離開津門,去東海讀書,會走上一條什麼樣的路?
不過,生活沒有如果。
她也沒有後悔過,如果重來一次,她還是會選擇留在津門照顧父親。
因為,她的父親這幾年的病情有所好轉,復健效果也很好,有人攙扶的話,已經可以站起來走幾步。
不過。
這件事一直是沉父心裡的一個過不去的坎。
沉父一直認為,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傷病,女兒可以去更好的學校讀書。
他還記得,女兒中學的時候,就不只一次說過想要考東海音樂學院。
最後考上了,卻沒有去讀。
沉蒹葭聽到父親又提這件事,撒嬌般埋怨道:“爸……你怎麼老提這個。又不是每個東音畢業生都能當歌手,你女兒沒人家那麼好的天賦,當老師就挺合適的了。”
“就是,吃飯都塞不住你的嘴。”沉母一邊滴咕一邊把剝好的蝦,塞進沉父的碗裡。
……
吃完晚飯之後,時間快八點了。
沉蒹葭扶著父親坐到沙發的單人位置上,拿過毯子在父親腿上蓋好,說道:“我們今晚一起看電視。”
“好,都聽你的。”父親知道女兒孝順,心中滿是心疼和慰藉。
電視上開始播《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