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是方醒太年輕,要留給年輕人一點進步的空間。
……
方醒聽到陳朝楠提讀研的事情,哈哈一笑,用手撓撓後腦勺。
其實,方醒倒不是排斥讀研,如果以後空閒下來,確實可以回母校重溫校園時光。
現在方舟文化的對手很多,還不能鬆懈下來。
所以只能打個哈哈,把這事掩飾過去。
陳朝楠見了也沒說什麼,搖頭笑笑,說道:「你都已經找
了黃安華、齊秀娜當導師,導師陣容已經夠強大了,應該不需要我了。」
「需要,沒有你,節目專業度至少打一個折扣。而且,他們在挑選學員的時候,肯定更傾向於流行樂……」
方醒開始解釋邀請他的真正目的:「現在的音樂選秀都是這樣,基本只有流行樂能夠被選擇。
「音樂不應該只有流行樂,如果你來,可以嘗試尋找更多音樂型別和流行樂的平衡點。」
陳朝楠一開始沒興趣,是覺得一個娛樂性質的節目,沒有讓他看到擔任導師的作用。
他在音樂領域,還是希望有點追求,而不只是參加一個娛樂選秀。
現在,方醒提到「尋找更多音樂型別和流行樂的平衡點」。
這個課題就變得有意思了。
現在的樂壇,確實是流行樂的天下。
民族音樂,即便參加音樂比賽,也很難有晉級的空間。
作為東音博導,嘗試讓民族音樂流行起來,是一個很有挑戰的課題。
「你確定你這節目,有民族音樂的生存空間?」陳朝楠不太確定。
畢竟《中國好聲音》的目標明顯是上星播出。
既然要上星播出,那麼收視率必然是第一位的,觀眾喜歡看什麼節目,就得製作成什麼節目。
因此,陳朝楠不是很確定剛才方醒說的話,是不是在忽悠他。
方醒臉上露出笑意,道:「教授,你看過我發給你的節目介紹了嗎?」
「看過。」陳朝楠點頭。
「我們這個節目,是選手上臺演唱,導師在臺下背對選手聽。覺得選手的歌聲動聽,就轉身選擇學員……」
方醒稍微解釋了一下節目的模式:「也就是說,導師的個人喜好很關鍵。
「黃安華是港樂黃金時代的天王,他應該更傾向於那個時代的流行樂,以及一部分粵語歌。
「齊秀娜則是傾向於華語流行樂。
「那麼民族音樂就沒有人選了,教授難道不想給這些多元化的音樂型別一點機會嗎?」
陳朝楠聽到這裡,終於有些心動了。
他選擇參加一個節目,都是希望能給這個節目帶去一點正向的作用,而不只是參加了一個娛樂節目。
現在,《中國好聲音》給了他參加節目的意義。
方醒接著說道:「我知道,想讓民族音樂和流行樂進行比賽,難度很大。但這也才有挑戰性不是嗎?
「而且,節目會分成四組,現在組內決出冠軍之後,再進行最後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