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一些天賦異稟之人,逐漸領悟了招式,這些招式融會貫通,便成了武學。
武學逐漸記錄於骨、石、甲、竹、紙,成為了傳承,供後代學習。
隨著歷史變遷,一些天才前赴後繼,不斷開發出各種武道,竟然還出現了內煉的道路。
當內煉的人出現氣感之時,就好比科學家發明了電,徹底改變整個世界。
有了氣感,武者實力甚至能不用接觸,就能禦敵於數米之外。
蘇安林想到洪武推鐵門那一幕,明明沒觸碰到鐵門,鐵門就好像被一股力量推動。
“洪武定然是修煉到了氣感。”
蘇安林如獲至寶,繼續看著。
武道的發展很快,僅僅百年,各類奇功頻出。
一些強者開始開宗立派,而武學也被大致分為兩大類。
外功、煉氣。
修煉外功者,體質強悍,堅硬如鐵。
而煉氣者,往往不注重體質,有些人甚至一開始是體弱多病。
但時間一長,煉氣者優勢更大,不但改善體質,而且實力更強。
只可惜,煉氣功法稀有。
尤其是他們這個小地方,煉氣就別想了,能有一門外功就已經不錯了。
看到這,後面終於是進入正題了。
洪武開始講他的功法,大力鐵骨功。
聽名字,就知道是一門鍛體外功。
這功法,需要從十歲打基礎,之後每年打熬筋骨,鍛鍊反應能力,錘鍊雙拳。
氣血一點點提升,會作用到皮肉筋骨,讓修煉者皮肉筋骨猶如鐵一般,堅硬。
這功法,需修煉五步驟。
皮、肉、筋、骨、內臟。
每錘鍊一個步驟,氣血會跟著提升一次。
當五步驟全部提升完畢,氣血充盈,會產生氣感。
這時候,就有內氣了。
但所謂的內氣,只是內功一種,並不是練氣之法。
都叫氣,但不一樣,區別很大。
內氣是自己修出來的氣,是內功。
練氣,則是藉助吸收天地精華修煉,力量要更強。
……
說完這些,後面也說了大力鐵骨拳弊端。
由於大多數人修煉這門功法,都已經過了十歲,所以很少有人能練到洪武這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