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對徐穆秋所說的遼東生意非常意動,但心中又想到自己的難處,當即開口說道。
“秋兄弟,兄有一事,說出來也不怕你笑話於我。家有悍婦,看我甚嚴,為兄不光沒什麼餘錢,能拿出的人手也不過二三。”
“這般富貴的生意,豈能半分本錢不拿,還做主管事,吾不是那等沒面皮子之人。”
徐穆秋聽了這話,心中一笑,這賈璉倒是明白自己的處境,做事還真有幾分章法,雖好銀錢但不貪婪。
徐穆秋心中早有章程,見賈璉自己提出,對他負責此事多了幾分信心。
“璉二哥,親兄弟明算賬,來日抬頭好相見。既然兄主動提出,小弟便把心中所想,一一道來。”
“秋兄弟,這是哪裡的話?正當如此。”
徐穆秋也不客氣,直接把心中預案說於了賈璉。
“你我二人合作,所經營的主要是糧米與山參野味,還有那附帶出來的上好皮料。這開荒種糧的事,少不了人丁。這就需要賈璉前往各地,收攏災民,人手由我平北侯府出,璉二哥只負責牽頭主事。”
“難民無拘老幼青壯,全家遷往遼東府,反而會使他們落地生根,我們這生意,就成了源源不斷的活水。婦女老弱可看著安排些,細活兒巧活,讓幫襯著把山參野貨的活給弄利索了。貼補前期週轉所需的銀錢,這就要璉二哥,居中管事協調了。”
“最後再說這分賬之事,我欲把所得利潤分成二、三、五,璉二哥雖未出本錢,但今後生意還要兄長多多費心,往來奔波,功勞苦勞應拿這兩成,可莫要推辭。
“小弟我厚著顏面,多拿一成,餘下五成,吾想分潤給祖父、叔父及遼東府所屬將官、軍士,想來這些許銀錢,也能用來貼補家用。我們這生意,也就算是穩了。”
這方案甚合賈璉心意,他本想能拿一成也算不錯了。誰讓他本錢全無,遇見天大的好事,也不能多多分潤一二。誰知徐穆秋竟多分了他一成,先不說規模多大,隨便算算也憑空得了幾萬兩的花頭。
賈璉是心滿意足,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開口回應。
“秋兄弟,你這主意甚好,可謂是面面俱到。為兄哪裡算得上功勞苦勞,能有正事在外奔波,吾求之不得也。”
徐穆秋聽言,心中暗笑,你璉二在外奔波當然求之不得,畢竟在外拈花惹草也是很方便的,無需躲著家中的鳳辣子。
他也不戳破,笑著與賈璉商討起合作的生意,兩人查缺補漏,說個沒完。不知不覺間已至傍晚,正當意猶未盡之時,前方有賈府小廝來報。
“爺,渡口的人都散了,府中的船也已靠泊停穩,現下可以登船啟程了。”
畢竟天色已晚,兩人聽後也不耽擱,兵分兩路,賈璉組織車隊中的小廝抬執行李,先行登船警戒;徐穆秋則返身前往車隊中央,黛玉所在馬車處。
黛玉此時正在車中小憩,她身子骨弱,經不得這長途奔波。當車隊停穩歇腳,她便在馬車中打起了盹兒。
徐穆秋來到馬車前,正要開口詢問,就見馬車中探出一道人影,原來是紫鵑聽到外頭有響動,要打探一二。
“妹妹可是醒了?這會兒車隊要登船了,你去和妹妹說出來時加身衣裳,此時天寒,莫要凍壞了。”
徐穆秋一行從神都出發時,正是初春時節,到這淮河邊上,河水混著涼風,只把這寒意吹到人骨子裡。徐穆秋憑著腳程計算,到那揚州怕已是三月,這古代出門遠行一趟,可真是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