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賢看著魏桐問:“魏統領,你不在大將軍身邊,保護大將軍安全,到京城來幹什麼。”
魏桐推金山,倒玉柱,跪下就拜。叩頭之後,放聲痛哭。
黃德賢見到魏桐這副模樣,知道出了大事,就著急地問:“你別哭了,先說事吧!”
魏桐:“在邊關將軍中,大將軍的武藝最好,修為最高,殺敵最多。大雁國一直把大將軍視作眼中釘,肉中剌,必欲除之而後快。大雁國之所以不大進攻我們了,大將軍對他們的威脅是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在去年十二月,元帥鄒持平在召開將軍會的時候,突然宣佈大將軍通敵,就把大將軍抓起來了。
大將軍莫名其妙,更覺得好笑,也沒作反抗,只說了一句“你們現在把我抓了,以後怎麼放我”,就跟著進了牢房。
鄒元帥命令把大將軍關在城主衙門的牢房裡,不許探監,不許送牢飯,不許任何人與大將軍接觸。
一切做的是那麼反常,我們這班大將軍的屬下是最瞭解大將軍的,就大喊冤枉,鄒元帥,劉城主都不予理睬,喊多了就一頓刑棍打出。
大將軍下獄,大雁國那邊可高興了。
大將軍被冤枉的徵象越來越明顯。我們也不知道鄒元帥為什麼要做這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我們在邊城告狀無門,就想到京城來告狀。可是邊城對出入忽然嚴加管制,對出入的人盤查的特別嚴格,我們大將軍的這些屬下被嚴禁出城。目的很明顯,就是阻止我們出城告狀。
我的那些兄弟越想越氣,就推舉我衝出城,進京告御狀。既然不准我們出城,就拼死衝出去。
當天傍晚,五十個兄弟護著我一齊殺出城門。鄒元帥手下的統領鄒將軍得到訊息,趕來追殺。
鄒統領是仙王境七級高手,我們不是敵手。兄弟們為了讓我逃脫,拼命拖住鄒統領,可憐我那五十個兄弟,全部殉難,無一倖存。”
黃提督:“他們說大將軍通敵,可有證據?”
魏桐:“他們說有證據,但是證據不宜公開,只說有來自敵國的,有來自京城的,還有邊城的。”
黃提督:“你暫時就在我家住下吧。此事看來非同小可,如果他們發現你到了京城,很有可能會對大將軍下手,事情就麻煩了,我得馬上入朝面君。”
黃提督也不管大魏王早已退朝,進了皇宮,請王門官稟報皇上,有要事上奏。
大魏皇帝見黃提督這麼晚了進宮面聖,肯定是有要事,就讓太監將黃提督帶到後花園的涼亭接見。
黃提督將魏桐的話複述了一遍,大魏王聽了,眉頭漸漸皺起。若有所思地對黃提督說:“前段時候,偶爾聽到大臣議論,說大將軍有不忠之心,我當是他們是胡亂八卦,沒當一回事。
山雨欲來風滿樓!原來是早有預謀,事先造成輿論。
既然是敵國,京城,邊城都有證據,那就是早有準備了,現在如何去查案?你是絕不能動的,京畿重地,不能生亂。”
魏王的話,引起了黃提督的重視,恍然道:“前些日子,民間盛傳“朝迋憐大將軍年事已高,準其退休回京,不再戊守邊關了。”
當時我也沒想太當,還覺得這些人無事生非,想當然耶。大將軍才五十出頭,身強體壯,怎麼就老了呢。現在看來,還是話出有因!
皇上所言極是,京畿不能亂,也許有人正盼著我去邊關呢?
現在我還擔心,魏桐進京的事一旦被發現,邊城就會對大將軍不利,也是麻煩的緊。
派誰去連城查案呢?別看滿朝文武,人才濟濟,可是能勝任到邊城去查案的人,還真難找,人到用時方知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