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坦迪拉並沒有發覺,在布蕾妮面前,她的一言一行都跟“費坦堡”截然不同,從一個不苟言笑的一城之主,變成滿腹委屈的年輕少女
下午獵巫人維克多帶她去的是“阿爾道夫”著名的地標建築之一,帝國皇家大廈。
這座二十多米高的宏偉建築就在皇宮北邊不遠,是帝國眾多政府機構以及國家議會的辦公場所。
帝國的政治制度很獨特,是西格瑪當年定下的君主選舉制。
每個行省的選帝侯同時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每一任帝國皇帝都是投票選出來的,而非家族世襲。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時候選出來的皇帝只是擁有名義上的最高統治權,各行省的選帝侯們依舊保持對各自領地的高度自治。
帝國皇帝並非至高無上的君主,一旦犯下重大錯誤,也有可能被趕下臺,例如上一任皇帝迪特爾四世,就因為一系列愚蠢和貪婪的行為,惹下眾怒,被趕下王座。
連皇帝本身都受到這麼大的限制,所謂的帝國政府可想而知,在很多時候更是可有可無。
雖然全國各地都有不少直接受到帝國管轄的自治城市和領地,但它們的命令往往無法有效地傳達下去,帝國這個概念最多隻能在與其他國家打交道時發揮一點作用,內部反而存在感薄弱,這也造成了在大部分時候,帝國都是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狀態。
除非有一位極其強勢的皇帝出現,他本身同時就是一個強大行省的選帝侯。
就像幾百年前的「虔誠者」馬格努斯,還有幾年前新上任的威廉·弗朗茲。
後者靠著本身瑞克領選帝侯的身份,正在試圖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大力推行政府機構的改革。
第一步就是設立「國家議會」。
這個只對皇帝本人負責的權力機構重新集中和劃分了政府職能,使得皇帝的命令能夠更高效的推行到帝國各地,大大增加了皇帝本人的威信。
“所以那個獵巫人帶你去了國家議會?”
布蕾妮饒有興趣地問道。
只有她才知道,自從威廉成為皇帝以後,直到一百年後的終焉之時,接下來所有帝國皇帝都出自瑞克領的「聖白羽翼」家族,著名的卡爾·弗朗茲皇帝就是他的親孫子。
要不是最後遇上混沌入侵,也許要不了多久,這個國家就會徹底變成弗朗茲家族的。
據後來許多學者的調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國家議會」的成立。
所以當菲坦迪拉提到這個機構時,布蕾妮很感興趣。
國家議會一共設立八個席位,分別是帝國總理、宗教領袖、魔法事務顧問、帝國外交大臣、帝國元帥、帝國財政大臣、帝國最高法院院長以及內務大臣。
其中宗教領袖和魔法事務顧問這兩個席位比較特殊,不像其他席位那樣屬於皇帝的直屬臣子,它們的性質更加像皇帝的私人顧問,其人選也是相對固定的,自始至終都是由西格瑪教派的大誦經師和帝國魔法學院至高院長兼任。
這也意味著皇帝對西格瑪教派和魔法學院兩大勢力的掌控和信任。
國家議會的八個人從名義上分別管理帝國的政務、宗教、魔法、外交、軍事、財政、法律、後勤等方方面面所有事物,輔助皇帝更加積極更有效率的管理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整個阿爾道夫城中最頂尖的大人物,貨真價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