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桃柳巷這段時間,神將府沒再派人對我進行威脅恫嚇,我也未見有任何人對我圖謀不軌。
我知道,這件事想就這麼翻篇,怕也不會是神將府向來習慣性壓人一頭的作風。
而且,我不認為當日神將府那名貴夫人會放過我。
想起陸堯震懾神將府兩名壯漢時的作派,我便意識到這個人畜無害的少年陸堯,雖說是虎落平陽,尚還未到被犬欺的地步。
其實我落腳此處的大多時間都沉迷於書籍,只是閒暇時充當陸堯的眼線,探查狗爺的種種動向。
陸堯這間宅院不大,但藏書頗多,最近令我感興趣的不是賢文典籍,而是天下修士必讀之物:道藏經書。
我年少求學,雖在學堂裡搖頭晃腦往腦子裡強行塞了不少枯燥學問,可不是那種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視為不二箴言的偏執狂。
江湖中廣為流傳,五十歲中舉的董如風,及第當日割袍斷髮登上雲海仙宗,坐臥菩提十二年,朝聞道,暮渡劫,被天下仕子齊尊高呼“聖人”,風光無二。
我至今尤記董如風那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不知點醒了多少執迷的書呆子。
而今,我已弱冠之年,修行或許不晚。
這幾日我思來想去,讀書固然能夠明智,走仕途登堂入室。
可想要在這暗流湧動的洛陽城混個出人頭地,並且一路安然無恙,怕是得有些修為傍身,才能真正做到披荊斬棘,無往不前。
這畢竟是靠拳頭說話的世道,天下並非看似那般太平。
神將府咄咄逼人的赳赳之勢,便是最好的例子。
自天下以道統為尊,道藏經書確立三千大道,世間所有修行便避不開這些前人概括的要義精髓。
透過這些時日對道藏經書的鑽研,我大致有了些修為方面的瞭解。
人固靈息而強筋骨,聚納天地之靈為自身所用,被世人普遍認同和遵循。
天地浩瀚,法門無數,修行之路縱然繁多,三千大道與無數小道並立,大致殊途共歸。
修行之法歷經千年衍變,在無數前人的開拓之下,已經發展到不可動搖的巔峰地步,在每個修行者心中變得無比重要,無可替代。
納天地真靈為九息,強血脈身軀,故而聖人有云:朝聞道,夕死足矣!
於是境界之分便有了聞道、入朝、驀首、大盤四境。
一步天象渡紫電天劫,成功抵擋滾滾紫電天雷便是入聖。
一朝入聖,凡人不朽!
倘若有幸破生靈桎梏飛昇九天,更是受世人香火頂禮膜拜,齊呼一聲天人,壽與天齊!
天人是否立於世,全憑天意。
倘飛昇之時不幸被九天雷劫劈個形神具毀,即便飛昇也是徒勞枉然。
故而世間聖人寥寥,而天人更是鳳毛麟角......
我是從未頂禮膜拜過天人,更是未曾見識過聖人風采。
兒時,我聽鄂州城裡的說書先生說,聖人打架就好比神仙鬥法,那場面驚天動地,天昏地暗。
道行尚淺的修行者想大開眼界,都得躲在百丈之外,否則強者碰撞產生的強烈威壓,能瞬間將旁觀者五臟震傷。
蠻夷十六部東侵之時,便有過一場聖人之間的巔峰對決。
本朝國師黃良與魔祖娿蠻在不可知之地激戰三日,黑雲壓城,天地震顫,二人交手險些折毀天柱,令北境虛空坍塌!
聖人的實力尚且恐怖,天人交戰,豈不能捅破天!
這一戰,使世人對聖人的恐怖力量有了新的認知。
也正是這一戰,各方勢力與諸多宗門對修行實力的追逐越加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