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寺的方丈與大能們正在閉關,當天夜裡只請來了幾位僧人,誦經唸佛,法事辦到黎明。
這一晚,國主寢食難安,睡得尤為不踏實,翌日,他便昭告天下,但凡能化解惡靈者,准許他一件心願。
柳如顏想去一試。
“此事若是能辦成,不妨向國主借出玄坤印。”她道。
“惡靈兇險,金陵寺的和尚也束手無策,你有何把握?”沈晏初問。
“鬼神之說尚不可信,不親自查驗,怎知曉這件事是否是人為?”她淺談,“還記得你曾經說過,城中的百姓七情有異。我懷疑,這宮裡宮外,有人縱怒行兇。”
沈晏初瞭然。
“目前只是我的猜測,惡靈附身,太過蹊蹺,此事若不查個水落石出,金陵城,必將大亂。”柳如顏蹙眉。
這一日,柳如顏幾人求見了國主。
國主望著一行藝人,也好奇他們幾個到底有何本事。
“你是說,你會巫蠱之術?”國主問道。
柳如顏回稟:“大理有一種巫蠱之術,稱作‘厭勝’,透過對偶人下咒,能夠制服妖魔鬼怪。”
國主直起身子,看向她,“惡靈附身,你亦是能夠對付?”
柳如顏道:“不妨一試。”
說著,她掌心向上輕託,露出一隻小巧的偶人,“國主請看。”
那隻偶人本是躺在她手上,它動了動腿腳,忽地站立起來,原地轉了一圈,細小的胳膊緩緩抬起,指向殿外。
國主不由問:“它這是?”
柳如顏解釋:“我已對偶人施術,它不僅能看到惡靈所在,還可以壓制惡靈。只不過,這次遇到的惡靈十分狡詐,善於藏匿,還望國主寬限我幾日,來將此事處理妥當。”
“準——”國主下令,“宮中百官皆配合除祟之事,萬萬不得大意。”
得到國主口諭,柳如顏先從宮外的章府查起。
據說那日宴席結束,章廷就出現了異樣,他盛怒之下,殺害府裡的一位僕從,隨後又大開殺戒,險些傷到至親。
僕人們都說公子當時六親不認,已是發了瘋。
柳如顏站在章府後院,她隨意問道:“章公子平時性情如何?”
僕人邊走邊說:“公子他年少有為,性情持穩,若不然,也不會在御前伺候。”
柳如顏沉思:“那他是否患有隱疾?”
僕人仔細答道:“老奴在府邸多年,未曾聽聞公子身患隱疾。”
問過話,柳如顏又檢查了章廷平日裡的起居飲食。
她問向白芷:“這些飯菜有沒有問題?”
白芷搖頭:“毫無異常。”
“幾位,公子出事時,便是在這間屋子。”
柳如顏、沈晏初、白芷等人,看向面前的一間屋子,被大火燒得燻黑,門口還掛著鎖具。
僕人開啟銅鎖,悵然道:“出事後,老爺悔恨不已,怪當時不應該把公子關在房裡,幾位若是能祛除惡靈,章府必將感激不盡!”
清除邪祟,其實是為查明真相的幌子,她手裡的人偶也非厭勝,而是公輸宇的機關術。
柳如顏不懂施咒,不崇鬼神,她只相信,百密終有一疏。
面對章府的懇求,她自當是盡力而為。
推開門,眼前焦痕遍佈,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怪味。
柳如顏走進屋子,支起一扇窗欞,讓光線傾灑進來,房間頓時亮堂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