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裡像是裝著什麼重要的物事,封閉得嚴嚴實實。
而駕馬車的那些騎士,看上去也不像是吐蕃人種。
更像是中原人,或遼東那邊的北人。
他們面頰瘦長,膚色白皙,身材高大。
與高原吐蕃人的黝黑膚色,形成鮮明對比。
“接戰了!”
軍方有軍馬飛速奔來。
徑直突入後軍,一直衝到那些駕駛馬車的黑騎旁,高聲揮舞著令旗道:“大將有令,遼東軍上前!”
駕車的騎士對望一眼,聽到馬車內有人甕聲甕氣的道:“遵令。”
騎手抖動著疆繩,厲聲喝叱。
負責挽車的馱馬兩眼透出隱隱的血芒,咆哮著從鼻孔噴出白色氣流。
奮力邁動四蹄,從隊伍中分出,繞開慢行的隊伍,向著前隊趕去。
論欽陵大軍約莫九萬人上下。
前鋒數千人已經與唐軍那一千越騎交上手。
而大鐵車上的詭異卻是不管不顧,直接拋下這些唐軍,繞行一圈,向著正北方,蘇大為所部行去。
蘇大為麾下八萬人,是三支唐軍中實力最為雄厚的。
此時正在與邏些城中出來的詭異作戰,正到了緊要關頭。
明顯大鐵車及一眾詭異,想要合力,先消滅蘇大為這部唐軍。
至於論欽陵對上蘇定方部。
這些詭異卻不做理會。
似乎篤定,論欽陵能憑著九萬大軍,贏過蘇定方的三萬人一樣。
崩!
弓如霹靂弦驚。
唐軍越騎前排射出密集箭雨。
中部在前排射完後,緊急著跟射。
然後是尾部。
尾部箭才射,前排再次跟射。
在短短時間內,創造了連續射擊效果。
雖然每一陣的箭都不過三百餘支。
但保持箭射的時間更長。
在吐蕃人的遊騎衝上去之前,已經有數百人被射落下馬。
彎刀才剛出鞘,唐軍越騎已經撥轉馬頭,向著一旁斜刺穿過。
吐蕃人的遊騎想追趕,卻驚愕的發現,唐軍的馬比自己的快。
唐人的馬蹄鐵,馬蹬、馬種,以及配套的武器,馬匹的具裝,均高出吐蕃人的一個層次。
這是國力的差別。
雙方同樣只著輕甲,但唐軍越騎在身上要害均做了重點防護。
比吐蕃人的皮甲更輕便,防禦力更強。
唐軍胸口的護心鏡擋住了要害,肩膀上的護肩和頭盔彈開了箭矢。
背上的皮甲加厚,雖插了數支箭在身,仍能堅持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