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這話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還開設商鋪的目的還真是做生意,掙銀子?
就在他們疑惑不解的時候。
方修繼續道:
“本相就不同你們繞彎子了,本相計劃首先開設三個商鋪,分別售賣琉璃、胭脂、白酒......
琉璃和胭脂,你們應當有所耳聞,原先由珍寶齋售賣,現在騰出來交給新商鋪。
而白酒,則是本相命人新研製出的美酒,等會讓你們嘗一嘗,嘗完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出資。
無論你們出資多少,商鋪的一切都同你們無關,你們只要出銀子,然後等來年分紅就好。
同樣的,無論利潤多少,本相只要其中一成,其餘的九成,按照你們出資的比例分紅。
你們出的銀子越多,原材料越多,生產的速度越快,掙得銀子也就越多,這個道理,本相不必多說,你們應當全都明白。”
說完這一段話。
方修覺得嗓子有些幹,端起茶杯,抿了起來。
與此同時。
在場的眾人則是瞪大雙眼,一臉震驚。
白酒是什麼,他們不知道。
但是琉璃和胭脂,他們卻清楚的很!
珍寶齋特製的胭脂,曾經在中秋節引得無數女子爭搶,創造了銷售神話!
之後,每一次推出新品,都無比的火爆!
雖說受產量的影響,無法像白糖和味精那樣帶來太多的收益。
但如果能夠擴大產量,將珍寶齋的胭脂鋪子開遍整個大乾,甚至開到周邊諸國,這其中的利潤必定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
琉璃,就更不用說了!
就在半個多月前。
珍寶齋剛在京城開了一個琉璃展會,短短一天的時間,賣出了七百多萬兩銀子!
七百多萬兩銀子啊!
是朝廷歲入的兩三倍!
據他們所知,琉璃這玩意壓根就不需要什麼成本。
無非是各種礦石,按照比例混合以後,燒製而成。
礦石又不值多少銀子,換句話說,成本就只是人力。
加在一起又能要的了多少?
就算七百萬兩的琉璃,需要一百萬兩的成本。
那利潤還是有六百萬兩!
六百萬兩,一成就是六十萬兩,半成就是三十萬兩。
算下來。
他們只要出資十萬兩,就能收穫每年六十萬兩的利潤!
就算琉璃變得像陶瓷一樣普遍,其中還是會有很高的利潤!
無論如何,最起碼不會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