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慶殿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尋歡作樂的地方,事實也確實如此。
在孟凡抵達之前,這裡有舞蹈、音樂、美食……
現如今,氣氛緩和不假,也確實有了家宴的意味,性格強勢如武則天在詢問了一些淮水龍神之事,便重新聊回家長裡短。
奈何太過空曠了,哪怕有宮娥、太監,仍舊顯得清冷。
「昔年,我在武家唯有你阿孃一個朋友。」
武則天把目光再度投向孟凡,臉上閃過一絲柔和,嘆息道:「可惜斯人已逝。」
側坐旁邊的李令月一聽,趕忙起身,踩著臺階,重新跑回母親懷裡,似乎在用這種方式安慰她。
相比於早早出宮的幾位哥哥,備受恩寵、時常被二聖帶在身邊的公主,知曉更多事情,比如:
外祖父武士彠出身寒門,是靠木材起家,已有原配夫人里氏,後來她因病辭世,高祖皇帝為了提高外祖父地位,特意做媒,將千年望族弘農楊氏出身的外祖母榮國夫人嫁過去。
而當時北方歪風邪氣盛行,嫡長子對待病故父親的姬妾,宛若奴婢一樣,那些庶出的弟弟更是如此。有甚者,父親一死就把名義上的母親賣掉換取錢財,而物件大多是父親昔日同僚、故交,名為:
朝聞其死,夕規其妾。
關係越好的朋友,越應該把死去友人的姬妾買回家賞玩,非但如此,還要攀比著誰買的多。
誠然,外祖母楊氏是繼室,地位堪比正妻,且家族地位很高,但大環境如此惡劣,難免會受到波及。
在外祖父武士彠病故以後,武氏子弟便開始對外祖母橫眉冷對,各種苛刻、蔑視,長輩尤如此,何況異母妹妹?
太平公主每次聽到母親說起過往,就看到她眼眶發紅。
出於孺慕之情,在李令月看來,武家的男人個個都是草包!
當初母親不計前嫌,全部給他們升官,結果,這幫傢伙卻說什麼,自己是功臣子弟,早登宦籍,以獨立進取為榮,以沾異母妹裙帶關係為恥。
合該把昔日欺凌母親、外祖母太狠的堂叔、堂嫂,通通殺乾淨,外祖父的爵位因為母親之故,現已封王,絕不能讓假惺惺的武家子弟繼承,得再挑外孫繼承!
其中,李令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外祖母死前只有一個遺言:
不葬入武氏文水先塋,回到弘農楊家祖墳,跟父母兄弟於冥府相聚。
這是受到多大屈辱,才在死後拒絕跟亡夫合葬?
為了成全外祖母,她父皇和母后皆同意此事,且特意命法師和儀仗,將外祖父的魂魄迎過去。
寧迎父魂來陪於母墓,絕不歸母魂而陪於父墓!
這就是武則天對那些名義上兄嫂的恨,但時至今日,她已不願意去談及,武家子弟中若有出眾之輩,往後或可再扶持一二。
同時,自詡足夠博學的孟凡,對這段歷史僅僅是淺嘗輒止,並不清楚這些陳年舊事,他只記住了武則天有多狠,如何冷血無情。
在確認後日朝會,將有斬殺龍神的聖旨降下以後,小道長又講起自身斬妖除魔的舊事。
聽眾:天后、公主、太子、兩親王,連帶著上官婉兒。
……
月上枝頭,宴會散去。
「表弟,孤在安定坊有一處宅邸,若是不嫌棄,可將那裡改成道觀。」
「實不相瞞,本想舍宅為寺……」
說到這裡,李賢不再言語。
事實上,他是想看看,能否藉此緩和與母后之間的關係,後者受那位已經病逝的外祖母影響,對佛教頗有好感。
而今他認真想了想,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