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他還是那個喜劇明星,人們關注的焦點,他私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是人們的飯後談資!
不過再大的明星也得為資本服務,卓別林也一樣。
後世的小明星都喜歡蹭郭得剛的熱度,一個道理,卓別林就相當於一個f,誰都想蹭一蹭。
當然,這是要花錢的,巧了,卓別林也需要錢。
前面也說了,他出生於倫敦的一個貧困家庭,11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為了生活不得不從事各種底層職業。
他賣過花、當過報童、打過雜、當過小工、也在工廠裡做過,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話是沒錯的,底層的生活讓他飽嘗生活的艱辛,也對他日後塑造電影人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同樣的,也讓他對錢有了很固執的追求。
在他的電影中,通常都是一些底層小人物的形象,反應了當時那個時代,生活在底層的人民的掙扎,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殘酷。
卓別林的電影並不是單純的滑稽搞笑,而是表達一種來自底層人民的不滿和抗議。
1914年,他的第一部無聲黑白電影《謀生》上映,受到了觀眾追捧喜愛,影院爆滿票房大賣!
之後一年內又拍攝了一系列電影,在那個年代,卓別林就像一夜爆紅的明星,被人以高價挖走,從此開始了新的創作之路。
當時電影公司以每週1250美元的價格支付酬金,只要合同上簽字,就可以再得到10000美元,這是無法想象的高價!
因為當時普通的工人一天只有兩到三美元工資,而一套體面的西服加皮鞋,用不上20美元就可以從頭到腳換一身。
那時候的一美元差不多等同於後世的23美元!敏銳眼光的投資商人看中了卓別林的商業價值!
之後和公司簽了三年合同,卓別林透過喜劇表演形式拍攝了《流氓》、《工作》、《女人》、《警察》等一些列電影。
強烈的諷刺意味收穫了觀眾熱烈的掌聲,卓別林名聲大噪!
如果說之前的酬金是高價,那麼後來卓別林加入的公司則是天價的程度了!
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百萬美元合同」由卓別林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每部電影在拍攝前都將提前支付125000美元!這也是卓別林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開始!
1917年,這時候有了資本和經驗的卓別林自己建立了製片廠,之後拍攝了許多經典電影。
直到1923年才正式為這個公司拍攝第一部劃時代意義的電影《巴黎一婦人》,卓別林在裡面客串了一名車站搬運工。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是卓別林的白金時期,1931年《城市之光》這是卓別林第74部電影。
反映了醜國經濟嚴重危機下,一個流浪漢和賣花女的故事,將現實社會融入影片之中,在世界各地上映後,深受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
而1936年《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別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故事發生在醜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幹活,由於機械式勞動和長時間工作,發瘋進入精神病院。
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溫馨場面煥發人性的光輝。
這時候的電影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而習慣於默片的卓別林還沒完全適應,甚至他認為,有聲電影將會是截然不同觀影感受,觀眾們更多的去聽臺詞,而非理解演員的肢體語言。
所以卓別林內心牴觸有聲電影,它將打破卓別林默片喜劇的一貫表演方式。
在1940年的《大獨裁者》中,卓別林用一貫的諷刺藝術表演,醜化了希大爺的領袖形象,以猶太人的身份發聲!
不同的是,卓別林嘗試從默片到有聲電影的跨越,這也是卓別林最後一部保持以往風格的電影。
1947年,58歲的卓別林拍攝了彩色有聲電影《凡爾杜先生》,卓別林試圖用人性角度引人深思,這是一部融合了喜劇和哲理的電影。
因此,卓別林不是固執守舊的那種人,他善於變通,哪怕不情願,也會被現實壓低頭顱。
這樣才好,不然也沒機會跟他合作。
先是海明威,接著是卓別林,黎耀陽看到的名人越來越多了!
為您提供大神小鹿愛小胖的《大西洋之王》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百一十七章 卓別林(二)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