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卡戴珊本身的出身並不差,她出身於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律師之家,是希爾頓酒店產業女繼承人帕麗斯希爾頓的閨蜜。
2007年2月,卡戴珊與一名說唱男歌手的不雅視屏傳出,隨即出名。
半年多後,真人秀節目《與卡戴珊一家同行》在電視臺播出,卡戴珊及其母親、繼父和兄弟姐妹等近10人是該劇主角,自此奠定其真人秀節目名人地位。
成名後,卡戴珊及其一家迅速拓展業務,除了出賣拍照機會,卡戴珊開了自己的服裝專賣店和鞋店,推出多個服裝、香水、珠寶和護膚品牌,發行健身光碟,代言化妝品和糕點,還投資製作真人秀節目。
到2010年,卡戴珊已經位居真人秀明星收入榜首,當年收入超過600萬美元。
卡戴珊一家也紛紛利用名氣賺錢。她的兩個妹妹也是名人,出席活動、代言產品都有收入,並投資推出各自服裝品牌。
所有專案中,卡戴珊一家從真人秀節目中賺錢最少。
每錄製一集《與卡戴珊一家同行》,卡戴珊和兩個妹妹只有2萬美元酬勞。
卡戴珊的母親詹娜是她們的經紀人,同時寫書賺錢。
詹娜曾經告訴媒體:
“我幻想《與卡戴珊一家同行》能拍到第26季……誰知道這會有多少利潤?我真該多生幾個孩子。”
這就是現實,掌握了流量密碼才是賺錢的關鍵。
換句話說,如果威廉想要靠出書賺錢,就必須得先讓自己成名。
19世紀末,電影剛剛誕生,那時的電影和後來電影的概念不一樣。
後世在電影院觀看的電影大概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內容上滿足故事的基本要素,起承轉合,甚至反轉。
可電影誕生之初,影院裡播放的只是某個片段,某個瞬間,再長一些也只不過止步於某個情節。
早期能被人記住的電影《一個消防員的故事》,講述一個消防員滅火的整個過程。
那時候的演員很不想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實姓名,導演為演員考慮,甚至會給演員準備帽子,手套之類的道具,以防被認出。
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害怕人們會真的認為這位演員在現實生活中是“小偷”“消防員”“劫匪”等角色。
因此很多鏡頭都是固定鏡頭,不會去特寫演員本體。
當製片人發現,同一個演員出現在現多部劇中,並且讓觀眾看到臉部,那麼觀眾會對她產生一定的好奇, 變回在現實生活中開始關注她。
出於這樣的心理現象,製片人卡爾.拉姆勒首次公佈了《一個消防員的故事》中婦女的扮演者真實姓名:佛羅倫斯.勞倫斯。
這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有公開署名的演員。
但是這位女演員在被公開不久後,報紙上卻突然出現製片人宣佈其死亡的訊息。
這背後的原因尚不明,根據文獻記載,1910年製片人為了害怕演員遭到對手公司的暗殺便對外謊稱車禍去世。
但也有文獻記載說這是一場大規模的試水炒作。
當佛羅倫斯.勞倫斯再次出現在時,她帶來的就是一部死而復生主題的電影,人群狂熱地圍著她想試探她是否真的復活。
電影生活與戲劇相融合,人們記住了她的名字。
這也是好萊塢或者醜國文化界的第一次炒作。
1912年她賺了八萬美元,成為了明星制和炒作界的鼻祖。
然而人生總不盡人意,1938年,年僅48歲的她服用滅蟻藥自殺。其中的緣由不得而知。
儘管芳華早逝,但佛羅倫斯.勞倫斯開闢了星途模式,是商人們的首塊試金石,此後環球影業建立,好萊塢模式成立,“明星”成了多少美麗少男少女競相追逐的夢想。
炒作也成了出名最直接的方式,黎耀陽也決定效仿弗洛倫斯勞倫斯,對威廉來一次全方位的包裝炒作,其目的就是為了出書!
毫無疑問,一旦成功威廉將獲利不菲,但沒人知道,獲利最大的是黎耀陽這個幕後推手!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