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梅先生回國了,這一別不知何日再見。
黎耀陽很清楚,雖然他們約定了每隔一年到醜國駐演三個月,但現實阻礙太多,能否達成還需要一些運氣加成。
不得不說,梅先生的個人魅力近乎無敵,很少有人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將黎耀陽折服,而梅先生做到了。
這也是他為什麼願意跟對方義結金蘭的原因,他願意主動當小弟,認下梅先生這位大哥。
值得一提的是,梅先生臨走前給小二家留了一筆錢,也算是他這個堂兄給親戚家的照顧。
當然,小二家現在不缺錢,兄弟三個跟黎耀陽混了這麼多年,早就攢下不菲的身家。
但梅先生的情誼值得人記掛,小二父母感激萬分。
有了這次意料之外的醜國行,梅先生先一步開啟自己在醜國的知名度。
也讓不少醜國上流社會人士意識到華夏藝術的高階和美感。
紐約時報接連做了一週的專欄,專門用於介紹和誇讚梅蘭的藝術。
這位受到五萬萬人追捧的大藝術家,的確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其中一段話很有趣:
“在醜國,每幾年裡必定有一個奪冠軍的人,無論包括政界、工商界、學術界在內,這是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人,這一次奪冠軍的這個人一定就是梅蘭無疑。”
而在梅劇團一行回國之後,齊山茹激動的對身邊好友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梅蘭用京劇徹底打破了老外對華人的固有印象,我們贏了!
一個用‘冠軍’,一個用‘贏了’,這些詞語的運用,足以說明梅先生在這次醜國行裡的收穫。
無論如何,梅先生的事情告一段落,黎耀陽也將注意力重新放回他的賣酒大業上。
——————————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野牛’的銷量逐步攀升,最主要的是產量在一點點擴大,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如今每月產量穩定在一萬瓶,而出廠價穩定在20刀,也就是說,每個月可以固定收入20萬刀,成本嘛,最多不到5刀。
能不能繼續擴大產量?
當然可以,但擴大產量就意味著沒辦法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
再換句話說,若是擴大產量,每個月掙的錢不一定會比現在多,反而會拉低客戶的需求感,得不償失。
所以一萬瓶正好!
蘇荷區和大西洋城墳地兩個酒廠,單單是賣酒,每年就能貢獻500萬刀的收入。
刨除成本和損耗,以及打點的費用,每年淨利潤可以達到200萬,這絕對是個天文數字,至少在這個年代是這樣。
否則黎耀陽也沒底氣建摩天大樓!
這還沒算上新華小鎮的貢獻呢,總的來說,黎耀陽如今是大西洋城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不敢說第一,至少也是第二。
當然,那是以前,在基爾埃蘭德的北愛賭場碰壁以後,他的財力大不如前,理論上來說,黎耀陽就是大西洋城首富。
只不過他很低調,不露富,很多人知道有那麼個人存在,但走在大街上,基本沒人能認得出來。
當首富有什麼好處?
答:除了能裝B,沒有半點好處。
每天找來的各種演講、活動、會議,請柬能裝滿一整個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