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了星期天,我們只發行《問訊報》的星期天刊。
我們在訂閱上儘量滿足讀者的需要,提供各種式樣供其選擇——可以一週訂閱7天的,這當然是我們最希望的;
可以只訂週末;可以只訂週四、週五和週日;可以訂週一至週五;也可以只訂星期天刊等等。”
黎耀陽光是聽就覺得頭大:
“這樣的方式太複雜了。”
“確實複雜,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手統計以免出現紕漏。”
黎耀陽很想說,如果有電腦的話就會方便的多,把所有資料往電腦裡輸入,一切通通搞定。
“不過,大多數讀者只選擇兩種形式:一是每週7天,一是隻訂週日。”副總裁這樣說。
黎耀陽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
“我們還有大約25%的外埠發行,即在8個縣以外的地區發行,包括華盛頓DC、巴爾的摩、紐約及其他一些大城市。在這些大城市我們不搞住戶投遞,而依靠當地的分銷商發行,那裡的人們只能從街上買零售的報紙。”
接著,他們又談到他負責的另一個領域——報紙印刷。
副總裁介紹說:
“我們的印刷廠就在地下室,非常複雜,我就不詳細介紹了,但基本能達到我們的要求。
印刷機器每天24小時工作,人休機器不休。
印刷廠不僅印我們自己的報紙,也印其他報紙,包括附近一些週報及外地在這裡發行的報紙,比如《洛杉磯時報》。”
黎耀陽驚訝:
“你們還印《洛杉磯時報》?”
“對,我們與外面簽了很多合同,畢竟從西部印刷好運過來賣,和在我們當地印刷當地來賣,成本相差很大。
相信我,這也是一塊非常大的收入,週四、週五、週六和週日是最繁忙的日子,因為有大量報紙要印刷。
我們每年在為外報印刷中可賺100萬美元,當然,自己報紙的印刷未包括在內。
但近來因為經濟蕭條,我們失去了一些客戶。
很多小包紙撐不下去宣佈倒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是希望情況不要愈演愈烈!”
報紙印刷市場的競爭是很激烈的,黎耀陽雖然沒幹過報紙,但或多或少聽人說過。
畢竟他的陣營中,還有一位《紐約時報》第一副總編呢!
“對於插頁廣告,我們也只承擔少部分印刷,大部分由那些大型印刷商承印,特別是那些高質量的插頁廣告,廣告客戶將印好的插頁廣告拿來給我們發行。”
最後,他承認《問詢報》的競爭對手很多。
他說:“我們面臨巨大的競爭對手,例如《巴爾的摩太陽報》正在向這裡積極滲透,是我們不可小看的對手。
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報紙,也對我們構成一定威脅,所以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
不過他笑的很自信,顯然對自家報紙有足夠的信心。
緊接著,黎耀陽問:
“所以,你認為目前報社最需要解決的就是擴編?”
“對!我們太缺人手了,幾乎各個部門都缺,包括樓下的前臺、保安,幾乎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女的當男的用,男的當牲口用,雖然能節省一部分開支,但工作效率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