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王晨首選鴻蒙系統作為目標的原因。
安卓的確是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更不用說鴻蒙系統可以同時支援手機、智慧手錶、電腦、智慧屏等等智慧家居裝置。
萬物互聯這一塊更是安卓拍馬都趕不上的。
別說安卓了,連IOS都不行,他們兩家的系統基本只適用於手機端,如果放在其他裝置上使用,那簡直就是場災難。
網上說什麼安卓吊打鴻蒙的基本可以歇歇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安卓基本已經沒救,沒瞧見谷歌自己都已經開始全力研製新系統了。
Fuchsia OS才是未來鴻蒙的對手,安卓什麼的雖然以前輝煌過,但架不住框架過於老舊,被淘汰也是遲早的事。
不過這些和王晨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鴻蒙前景不錯的唯一好處就是王晨回頭可以張大些嘴了。
尤其是萬物互聯這玩意,更加考驗系統的底層邏輯。
總不能人人都手拿一部花廠旗艦吧?
最佳化才是決定未來發展前景的一大重點。
要是最佳化做不好,現在加入進來的開發者越多,未來的負擔也就更大。
指不定就會變成下一個安卓。
看了會小姐姐,吃過午飯,外面的大雨似乎完全沒有歇一會的感覺。
隨手叉掉了直播平臺,王晨這才又把自己編寫的軟體給點了開來。
上面一個進度條已經跑的差不多了。
旁邊筆記本上,同樣有一個小軟體正在不停的運轉著。
那是一個模擬的鴻蒙系統,裡面裝了近一百多個第三方軟體。
在小軟體的控制下,正在無規律的開啟關閉,切換各種執行模式等等。
相當於是在高強度模擬使用者使用手機的情況。
而主機這邊的最佳化軟體也已經接入了鴻蒙的底層框架,正在盡全力維持鴻蒙的正常運轉。
王晨給到的算力只有花廠中等手機的規模。
如此大量的開關執行軟體,對於算力的支配呼叫方面考驗很大。
整套測試平臺已經執行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後臺的資料也是收集了一籮筐。
雙手交叉掰了掰手腕,王晨篩選了一下,把所有的系統報紅給羅列出來準備一個個點進去看看。
這裡面有的是正常報紅,比如算力超出了調解範圍。
這種就不是最佳化能夠解決的了,畢竟硬體問題再怎麼最佳化也有個極限。
王晨主要檢查的是那些邏輯報錯。
必須要在自己交貨之前儘可能的將邏輯最佳化做到最好。
還別說,一番檢查下來光是可最佳化的程式碼就多了三十幾條。
雖然改動都不大,但積少成多,一點點都最佳化好後,堆積到後面那也是能產生量變的。
自己要求不高,能夠提升花廠老舊型號手機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執行速度就OK了。
畢竟這只是偽人工智慧,邏輯上不可能逆天。
再說光是自己目前這個最佳化框架還有調配邏輯,交給花廠來沒個幾年估計都研究不出頭緒。
已經足夠自己賣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