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寡人不能讓你為寡人擋災。中山國伏屍數十萬,終歸不是寡人所願也。”慶忌嘆氣道:“況且,你已經年邁,經不起折騰了。寡人於心何忍?”
“大王,你可知曉,臣年歲幾何否?”伍子胥問了一句。
“寡人要是沒記錯的話,你今年……貴庚七十八了。”聞言,伍子胥很是感動的點了點頭,道:“大王居然能記住臣的歲數,臣不勝榮幸。大王,臣這把年紀,已經沒幾年好活的。”
“臣記得大王曾說過,軍人當以馬革裹屍為榮。”
“臣深以為然,作為吳國大司馬,死在病榻之上,對臣而言,是一種恥辱,莫大的恥辱。””眼下就差一箇中山國,大王便能包舉宇內,一統天下,建立曠古爍今的一番偉業。
這是大一統戰爭的最後一戰,請大王讓臣效勞……”
“如此,臣便是死於此戰,也無怨無悔,了無遺憾矣!”面對伍子胥這樣的請求,慶忌不由得閉上了雙眼,心裡很是沉重。
一個七十八歲,頭髮花白的老人,最後還想為慶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這讓慶忌如何能不動容?
“子胥,你好好待在咸陽,安享晚年不好嗎?”
“不。大王,這不是臣的為人。”伍子胥搖搖頭道:“大王,你瞭解伍子胥,正如伍子胥瞭解大王。”
“大王,臣雖老邁,但是身子骨還算硬朗。大王豈不知,臣還能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伍員老矣,尚能飯否?
伍子胥這確定不是在吹牛嗎?慶忌知道伍子胥的食量大,但是吃一斗米飯,十斤肉,還能披甲上馬,這不是在扯澹嗎?
慶忌都辦不到!
“大王若不信,可命人準備,臣一定不敢欺君。”
“別。”慶忌擺了擺手,生怕伍子胥意氣用事,繼而把他自己害死。
“大王,臣是大司馬,大一統的最後一戰,豈能無我?”
“也罷。”慶忌最後還是鬆口了。
“子胥,寡人可任你為大將,平定中山國。但是,這平定中山國之策,要改一改,雙管齊下。”
“如何雙管齊下?”伍子胥頗為不解的詢問道。
“寡人早就考慮過了。對待中山人,要狠,但是不能一味的殺戮。”慶忌語重心長的道:“你到任後,為對付山裡打游擊的中山戎,放火燒山,往河裡投毒的方法都隨你。”
“若有叛亂的中山國人,敢暴起傷人,你也可讓士兵先斬後奏,大開殺戒也無妨。但是有一點——剋制。”
“以一戶為單位,一戶當中,有一人叛亂,全家誅殺。”
“一村當中,有一戶叛亂,全村屠戮。”
“不過,寡人會派人跟進,把幾十萬中山人全部遷到隴西郡、蜀郡一帶屯墾戍邊。所以你儘管放手去做,寡人會在背後無條件支援你。”
“多謝大王!”有了慶忌的鼎力支援,伍子胥這才放下心來。作為一國之君,要是不懂得放權,把握分寸,做事足夠的狠絕,慶忌也無法成就大一統的偉業了。
“只是……大王,遷移幾十萬的中山人到隴西郡、蜀郡一帶,是否成本過高?而且,日後中山之地,豈非是成了人煙稀少的‘白地’?”伍子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只是暫時的。”慶忌緩聲道:“眼下國內百業待興,寡人不好遷移黎庶到中山安家落戶。”
“若是日後大軍出塞,或可抓一些胡虜安置到中山故地。”聞言,伍子胥這才瞭解到慶忌的一番良苦用心。
第二天,慶忌就拜伍子胥為大將,前往中山地走馬上任,原來的大將田穰苴則是改為副將,輔助伍子胥一起平定中山國。
……秋風瑟瑟。在鮮虞河一帶,數以萬計的中山人,如同牛羊一般被吳軍士卒驅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