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君一氣之下,已經撤回了救趙的兵馬。
也就是說,祁縣已經被吳軍完全佔據。
這個時候在長平前線的趙軍主力,無法得到晉陽那裡的糧秣輜重補給了。
糧道被斷,就意味著趙軍距離潰不成軍的那天,不遠矣。
「大司馬,眼下軍中糧草告罄,人心惶惶,士卒們不得不殺馬以充飢。」
趙無恤嘆氣道:「晉陽那邊的補給已經指望不上。」
「吳蠻子一改之前的態勢,選擇與我軍對峙,而非進攻營壘,分明是想耗死我趙軍。」
「我認為,我們絕不能這樣乾等下去。若是等到戰馬都被殺光吃完,草根樹皮都沒有的時候,士卒們勢必會大量逃亡,潰不成軍。」
「既如此,大軍何不發起反擊,跟吳蠻子拼了?」
聞言,尹鐸苦笑一聲,道:「拼?公子,恕老夫直言,我趙軍拿什麼跟吳軍相拼?」
【穩定執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精糧足,就等著我軍發起反攻,以便於策動全軍應對,後發制人。」
「所以說,主動出戰,對於我趙軍而言,勝算太小……」
趙無恤咬牙切齒的道:「困守於長平,無異於取死之道。」
「跟吳蠻子硬拼,以命相搏,說不定還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取得出人意料的大勝。」
尹鐸陷入了沉思。
作為沙場宿將,尹鐸清楚的意識到。
正面一戰,趙軍根本就不是吳軍的對手。
且不說對面的吳軍主將,是早就名動天下,老謀深算的伍子胥,光是其麾下的吳軍武器裝備之犀利,戰力之強勁,就不是趙軍所能比擬的。
這就是為何趙軍在開戰之初,數戰失利後,會選擇構築防禦工事堅守的原因。
跟吳軍玩命?
那分明是找死。
至少,尹鐸看不到趙軍能有多少勝算。
「而今坐困於長平,的確不妥。」
尹鐸沉吟片刻後,說道:「為今之計,我軍只能突圍。」
「往那裡突圍?」
「晉陽,或是邯鄲。」
「邯鄲不可取。」
趙無恤毫不猶豫的否決,道:「邯鄲城早已被田穰苴率兵包圍,在那裡,我趙軍進不來,也出不去。」
「向晉陽突圍或許可行。晉陽城屯糧甚多,又城高池深,防禦工事很是堅固,憑藉晉陽城跟吳蠻子斡旋,最合適不過。」
聽到這話,尹鐸苦笑了一聲,道:「公子,實不相瞞。事到如今,不論我軍選擇向哪裡突圍,都一定會遭遇大戰,而且有腹背受敵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