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
“大王萬年!”
“大吳萬勝!”中軍大帳之內,伍子胥、范蠡、勾踐、黑夫等吳軍將領,都一臉恭維的神色高聲道。
這時,伍子胥進言道:“大王,趙國有祁縣之敗,前線的趙軍糧道已經被阻隔,勢必軍心大亂。”
“臣認為,我軍是時候發動全面進攻了!”聞言,慶忌想了一下,便道:“不,還不到時候。”
“尹鐸、趙無恤都不是蠢材。祁縣之戰的訊息,他們勢必會在軍中隱瞞,封鎖訊息,以免引發軍心動盪。”
“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慶忌意味深長的道:“一旦趙軍的軍中糧草短缺,必當軍心動搖,士氣低落。那時,便是我軍發起全面進攻的最佳時機。”
“這……大王,倘若耽擱太久,章公子那邊恐怕會非常危險。”伍子胥嘆氣道:“糧道告急的情況下,趙人勢必會不惜一切代價,奪回祁縣。因此,臣以為,若繼續跟長平的趙軍對峙下去,應該派兵馳援祁縣。”
“善。”慶忌的想法,跟伍子胥是不謀而合的。這時,御史中丞伯噽笑吟吟的道:“大王,此戰過後,恐怕趙國會就此覆滅。”
“現在,邯鄲的趙軍受困于田穰苴所部,淪為孤軍。長平的趙軍主力內外交困,若再無糧秣輜重運抵前線,恐怕堅持不了太久。”
“至於晉陽那邊,趙人能拿出來的兵力恐怕不會太多。即便是有中山戎助陣,趙國都無以為繼了。”滅趙嗎?
按照慶忌的打算,是弱趙,打殘趙國,使趙國再無翻身的機會。只是,現在看來,慶忌能更進一步滅亡趙國。
“大王,臣以為不妥。”還不等慶忌說話,御史大夫范蠡便站了出來,緩聲道:“趙國如昔日的秦國一般,抵抗分外的激烈。而且經過多年的變法改革,趙國益強,國力比前秦強上不少!”
“如滅趙,趙人勢必不會順從,紛紛頑抗。列國之師未必不會對我大吳群起而攻之!”
“再者說,滅趙,我大吳接手的,勢必是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趙國。要治理起來,並不容易……”
“故,臣還是認為,大王應繼續‘東益地,弱諸侯’,而不可驟然發動滅趙之戰。”聞言,慶忌想了一下,就不再糾結於弱趙或滅趙之事。
“我吳軍有祁縣之勝,天賜良機。為避免趙人勐攻祁縣,戰局再有反轉,寡人明日將親率三萬兵馬奔赴祁縣。”
“大王,還是讓臣去吧!”伍子胥主動請纓道。
“不,寡人要親自去祁縣。”慶忌擺了擺手道:“現在的趙國,已經是強弩之末,即便是舉國之兵,臨時拼湊起來的大軍,再多也是無益。”
“伍員,寡人將三千玄甲鐵騎兵,交給你。趙軍糧盡,士氣大衰之際,你即刻發起全面進攻!”
“諾!”慶忌是去意已決。長平這邊,伍子胥原本有步卒十萬,騎卒二千人。
趙軍則是有十四五萬兵馬。不過,人多勢眾的趙軍反而處於守勢,不敢貿然出戰。
經過兩個月的鏖戰之後,趙軍戰死幾萬人,吳軍的傷亡也不小。慶忌這一回帶了五萬兵馬增援長平,再親率三萬人馬奔赴祁縣的話,可謂是補足了長平吳軍的戰損。
吳國有生力軍,而趙國卻並無生力軍,被公子章牢牢的擋在祁縣,所以集中到晉陽的趙軍無法南下支援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