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驛裡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驛丁”、“驛夫”,或稱“驛卒”、“驛隸”。
他們的身份比較低下,陸路上的驛丁,也同樣受到煎熬。
他們在烈日之下,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在傾盆大雨之中,都毫無例外地要身背文書袋,匆匆賓士在驛路上。
所謂八百里加急相當於現代的特急件,不同的級別馬匹也不同。
在這當中不換馬,每到一站換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馬上。
當級別達到八百里的時候,基本上是跑死馬的結果。
往往將訊息送到目的地以後,送信人本身如果體質差一些的話,也會因為勞累過度而亡。
因此,非到萬不得已(這當中最多的是邊關告急、大規模的聚眾造反)不會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此時竟然是臨淄方面送來的急報,可想而知,一定是齊國那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慶忌旋即拿過竹簡看了一遍,頓時眉頭一皺。
“寡人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大王,難不成,晉軍已經攻下臨淄城?”
伯噽很是震驚的問道。
“若是如此,寡人反而應該慶幸。”
慶忌將手中的竹簡讓中車府令膠滑傳下去,遞給伍子胥、伯噽一一閱覽。
慶忌最期望看到的事情,莫過於晉人率領諸侯聯軍,一舉踏破臨淄城,滅了齊國。
但,晉國可不缺乏具備大局觀的上位者。
有識之士都能看得出來,晉國一旦滅齊,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有可能面臨天下列國的群起而攻之。
為何?
因為齊國不同於一般的撮爾小國。
齊國的先祖是姜太公,是周天子分封的最早的一批諸侯國,而且疆域遼闊,名望極高。
這樣的齊國都被晉國滅掉,列國諸侯豈能沒有兔死狐悲之感?
再者說,即便臨淄城破,齊國也沒有真的滅亡。
齊人仍舊可以轉戰於各地,跟晉軍斡旋。
到時候,諸侯聯軍會立馬土崩瓦解,深陷於東方戰場的晉軍,就面臨著後路被斷,全軍覆沒的下場!
“齊軍竟然大勝諸侯聯軍?聯軍敗退了?”
伍子胥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倍感震驚。
伯噽在看過竹簡之後,亦是瞪著眼睛道:“大王,這司馬穰苴是何許人也?竟有這般通天徹地之能,可力挽狂瀾,率領齊軍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