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歌迷來說,歌名只起到一個識別的作用。
知道歌名,便於找歌,便於分辨。
但是,對歌名的含義,幾乎沒有人會去深思。畢竟許多歌的歌名都是一目瞭然,非常通俗易懂的。
偶有幾個拗口、難懂的歌名,大家也只是看看就過去了,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理解。
吳稚婕不開口,一開口就直接把李昱問住了。
因為,李昱聽歌也是這個鳥樣子。
記住歌名,歌曲好聽就完了。
甚至有的時候,連歌詞都懶得去分析。
還是一句話,好聽就行。重要的是讓心情愉悅,而不是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花精力去對一首歌進行深入分析。沒那個必要,那是學者、研究者該乾的事。
普通人好好享受就完了……吳稚婕是認為做了明星以後,就不算普通人了嗎?
不過,李昱反應倒是很快,沒有讓他們察覺不妥。
李昱道:“歌名是對一段坎坷經歷的總結,軌跡可以理解為經歷,灰色軌跡就是那段灰色的、不願意回憶的經歷。明白了嗎?”
吳稚婕和其他人聞言俱都愣了一下,然後爆發出掌聲:
“噢,是這樣理解的啊,好有深意。”
“這樣一解釋,就通透多了。”
“不愧是李總,連歌名的解釋都充滿內涵。”
……
這馬屁一頓拍,李昱都想喊他們住手,馬兒都快要被拍沒了。
不過被吹捧的感覺,的確很爽,心裡飄飄然的那種。
難怪古代皇帝都喜歡阿諛奉承的宦官,在那娛樂匱乏、枯燥的時代,這也算是一種愉悅身心的辦法。
雖然說李昱是胡亂解釋,但事實是讓他誤打誤撞,解釋對了。
按照網路上網友的理解,灰色軌跡是描述的beyo
d樂隊成立之初的境遇,充滿了迷茫和彷徨,前方的路看不見,感覺沒有希望,但是依然堅持的一種精神。
何導演問道:“那李總怎麼打算?是先把歌曲放出去,還是等電影上映之後,讓觀眾聽了自己再去找?”
這裡有兩種不同的營銷方式:電影帶火歌曲,歌曲帶火電影。
前者就要藏著,在電影上映之前,儘量不透露出電影裡面的內容。至於片段集錦,用來宣傳的肯定是要做的。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有許多電影最精彩的最好笑的部分,都在宣傳片裡了。
後者的話,往往用的是大眾早已熟知,知名度很高的音樂作品。這對電影票房是有一定加成的。
思來想去,李昱打算用前面一種方式,給粉絲一個驚喜。
畢竟《灰色軌跡》這首歌可是經典,無論如何都會有人喜歡的。尤其是在電影裡面,配上那悽美的畫面,會讓這首歌更加有深度,更好聽。
霍振天道:“還有一個問題,我審片的時候,《天若有情》和黃飛鴻這兩部電影,似乎都不大適合放在賀歲檔。就是,有點不吉利。”
《天若有情》是悲劇,是要賺取眼淚的。
可是大過年的,讓人哭總是不好。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雖然是功夫電影,但是故事的內涵卻是山河破,也不適合放在春節檔。
李昱道:“這事我想過,只是時間趕到這兒來了,想推遲都推遲不了。而且現在的觀眾,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矯情,不是過年就非要喜劇,只要能釋放壓力一年工作下來的壓力就可以了。哭和笑,都是解壓的一種方式。只要別教育人,都是好的。”
幾個人聽了,覺得有道理。
尤其是最後一句,讓魯志強感觸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