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寒國人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樸樸樂肯定知道李昱是著名的抗寒先鋒,人都到寒國來了,不防著他點,還幫他宣傳。
寒國人有那麼大度?
明顯有坑的事情,誰還會往裡跳,李昱又不是大聰明。
“樸先生開出那麼豐厚的條件,想必要求也不會少吧?”
李昱憑藉一首歌火了。
但也僅僅只是火了。
還沒達到全民喜歡的地步,粉絲的粘性也不會很強。
宣傳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接下來可以辦演唱會,多出新歌,多上節目,不斷在寒國人的面前刷臉。
等一切時機差不多了,李昱就可以唱中文歌曲,在寒國音樂平臺上線中文歌了。
他這個時候,就拿出中文歌曲,很容易引起寒國人的反感。
在這點上,寒國人和華夏人是不同的。
華夏人包容心很強,韓文、英文等外文歌曲,幾乎都能聽,都可以接納。
所以寒國人一到華夏,直接唱韓文歌曲沒任何問題。
寒國人則不同,他們的心胸,決定了他們幾乎只接受韓文和英文歌曲,很少有寒國人主動去喜歡中文歌的。
只接受韓文,是文化自信。
接受英文,原因是眾所周知的。
樸樸樂給的好處,對李昱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白痴很多。
“當然是希望李先生能多出歌曲,而且還要是韓文歌曲。”
露出雞腳了吧!
李昱就猜到會這樣。
不過,樸樸樂很聰明,沒把話說死。
沒讓李昱以後在寒國期間,都只能發行韓文歌曲。
但那意思差不多,只是擔心把李昱逼急了才沒說出來。
可是這種不點明的說話方式,得靠對方自己悟。
顯然,李昱悟了,但他沒打算表明他悟了。
“多出韓文歌曲沒問題,我什麼歌曲都能出。可是這跟上你們的節目,有必然聯絡嗎?”
李昱重複一遍對方的話,意在強調。
樸樸樂沒去想他為什麼強調,還以為李昱答應了,直接忽略了那句‘我什麼歌曲都能出’。
“當然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