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儀式沒啥好說的,最令大家開心的是都領到了紅包,上了一個香,鞭炮是不準放的,拉個彩筒是可以的。
所以就多拉了幾個,搞得場務是既開心又煩惱。
為啥?因為拉彩筒的是他們,打掃衛生的也是他們啊,這不就是既拉得開心,又煩惱?
閒話少說,舉行完開機儀式之後,那就是正式拍片。
每部電影開機的第一條都是要一條過的,圖個吉利,所以一般選最簡單的一條。
所以現在宋魯他們拍的第一條就是騎單車,沒錯,就是拍柯景騰騎單車上學的鏡頭,裡面最簡單的鏡頭是拍腳踏車的特寫,連人臉表情都不要了,這樣容易過啊。
宋魯化好妝,換上衣服,背上書包推著個腳踏車就出現在了片場。
“導演,準備好了沒?來,走一遍。”執行導演楊世民喊道。
“走一遍就走一遍唄。”宋魯來回騎了兩遍,大家都看了沒問題,楊世民還問了一下侯克明。
“這有什麼問題,最簡單的一個鏡頭,拍吧。”侯克明笑道。
“好,各單位注意,準備開拍了,錄音開機,攝影開機,場記,打板。”現在在喊的是執行導演楊世民,坐在監視器前面的是侯克明。
“《那些年》2場1鏡1次。啪!”
“開始。”
沒有任何難度的,拍完之後,宋魯過來看了一眼回放,沒啥問題。
“過了,下一個鏡頭。”宋魯看了一眼,覺得沒啥問題,畢竟這是一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鏡頭了。
接下來就是再拍柯景騰騎單車的戲,一件白襯衣,一條黑西褲,斜揹著個書包,戴著個耳機邊騎邊搖。
這個可是服裝師按照宋魯的要求特意找服裝廠定製的新式校服,男的白襯衣黑西褲,女的白襯衣黑裙子。
關鍵是為了達到效果,宋魯竟讓廠家做了一千套,他要給執信中學的學生全部換上新校報。
嘖嘖,這錢花的……
學生們很高興,老師們心情複雜。
說實在,這幾個鏡頭都沒什麼難度,就後面換幾個角度拍了一下騎腳踏車上學的場景。
很多人問,如何讓一個枯燥的場景拍得讓人覺得好看?唯一的辦法是用多些角度,多些鏡頭拍,同樣一場戲,你用一個鏡頭表現很乏味,但你用四個或五個鏡頭表現,那就覺得‘咦,就一個騎自車行的戲還蠻好看’。
這就是秘密。
當然,也不能太多,你得根據時間長,一般一個鏡頭在人眼中停留5秒以上才能讓觀眾看清並記住。
一場騎腳踏車的戲你在成片中最長不能超過30秒,要不然觀眾就看乏味了,總的來說這場腳踏車的戲你拍個5至6個鏡頭左右就差不多了。
為什麼要在成片中剪30秒這麼長?一是體現主角的生活氣息,比如騎車的動作,途中的街景,生活環境,時代的特點。
最重要的是這一段是有獨白的,你得給獨白留點時間。
若是獨白時間不夠怎麼辦?那你還得拉長每個鏡頭在成片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