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格努力的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我一定行的!張嘴又閉上,希吉爾都替她心急,有什麼需求趕快說,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一個騎術高超的師傅在學習騎馬時可關鍵了。
“兒臣想要宣妃娘娘教導兒臣。”大格格一口氣說完,生怕斷了之後就沒有在開口的勇氣。
啊!啊?
聽錯了?希吉爾懷疑人生,不是,好不容易有一個可以讓康熙答應的時候,就提了這意見?!
而且,希吉爾是真的不想要教小孩!
康熙瞭解希吉爾的性子,實在是希吉爾太簡答直白了:“你的宣額娘怕是不願意,她自己做事情無法堅持下來。”比你還不如,在大格格面前,康熙還是給希吉爾留了做額孃的面子。
大格格一副看負心漢的表情,明明她和宣妃娘娘相處得很好,她湊到希吉爾身邊,似乎想要看希吉爾反駁康熙。
只是她看錯了,希吉爾雖然為康熙說的話不滿,但是確實是說得對。
只是希吉爾不瞭解:“皇上,你是什麼時候瞭解我的?”
康熙不肯說出罪魁禍首,隨便找了理由:“還需要我細說嗎?你做事沒有足夠的毅力說不知道。”
在現代,希吉爾沒吃苦過,到了清朝更不用說了,在蒙古的時候,班察班第對著這唯一的月亮更是要月亮給月亮,要星星給星星,進宮後,太皇太後娘娘也疼她。
如此生活下來,什麼毅力,什麼脊骨,全部被軟化了。
希吉爾預設不想教導大格格後,大格格不敢多說,終究,皇上不是自己的親阿瑪,她無法像親生兒女一樣裝痴賣乖。
只是注意到大格格情緒低落的希吉爾莫名的有了負罪感。在大格格認為希吉爾答應了教導學騎馬時的喜悅做不得假,此刻的失落也實屬正常。
但她本來就沒打算答應教導大格格啊,小孩子偶爾逗弄一下好玩,但是長期教導下來可煩人了。
她又不會教小孩子,讓經驗豐富的教導師傅教授大格格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只是,哎,算了……
希吉爾:“就算你有了騎馬師傅,我也可以教你啊,只是可能時間會不多。”未免大格格天天來找她,希吉爾特意打補丁。
希吉爾答應了,已經足以讓大格格高興,可以找時間和宣妃娘娘相處了。
康熙意外,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希吉爾和大格格的關系如此之好。
兩人都達成共識,康熙也沒有意見,這件事情就定下來。
只是,康熙打趣道:“可不要讓大格格到時候來找我哭鼻子,說宣妃娘娘不見她。”
大格格諾諾反駁,聲音很小,希吉爾差一點都聽不見。
“才不會……”後面好像還有說什麼,但是希吉爾沒有聽見。
“皇阿瑪。”兩聲疊叫,分別來自胤褆和胤礽。
還怪有默契的,甚至連音調都一模一樣。
希吉爾:“大阿哥和太子不是應該在圖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