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的人,真真假假誰又分得清。
大阿哥一臉深思的模樣,宣嬪娘娘怎麼在談論宮外的店鋪,莫非……
康熙見狀下了封口令:“今天之事回去後不要告訴其餘人。”
其餘人,明顯指的是大阿哥的母妃了。
畢竟,太子周圍的人都是康熙身邊下去的。
“兒子知曉。”
大阿哥的回應,意味著這事就到這裡。希吉爾放下心,最擔憂的事情解決了,宮外店鋪的事情不會被他人知曉。
觀察完院子後,康熙等人離開。
出行的目的也不知是何,康熙帶著幾人漫無目的的到處行走,經過朝廷的賑災,明面上恢複了從前的模樣。
只是,逝去的人永遠失去了。
“葫蘆,葫蘆,冰糖葫蘆。”
女人用力的招呼著,還帶著很濃重的口音:“混沌,好吃的混沌嘞。”
“肉包子,肉包子一個頂兩,兩個頂三,走過路過不容錯過哦。”眼看著客人們都走向女人,大漢也不甘示弱,總不能讓小娘子比過自己。
五湖四海的食物都彙聚在一起,拼湊成了人間煙火。
但是他們的腳步不曾在這裡停下,此處與來時的路並無太大的差別,幾人揹著人間煙火而去。
越走越荒涼,而雜草也四處野蠻的生長,道路越加泥濘。
太子的小身子一左一右的晃悠,然而大阿哥也沒有嘲笑他的意思,只因兩個人半斤八兩,大阿哥也沒好到哪裡去。
康熙並沒有讓侍衛出手相助的動作,任憑他的兩個兒子腳上,服飾上沾滿了泥土。
“父親。”
陸續走了大半的路,太子忍不住詢問:“阿瑪,我們要去哪裡?”
他早已氣喘籲籲,堅持不住了,只是康熙一直沒有下令讓他們休息,全憑一股毅力堅持到現在。
“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幾人一臉茫然,皇阿瑪康熙)到底在說什麼?
希吉爾默默譴責康熙,兩個孩子沒到你的膝蓋,你是不覺得累,可我們覺得累啊。
康熙沒說話,幾人便繼續走著。
知道連希吉爾都忍不住的時候,康熙終於停下腳步。
“你們看。”
這是臨近北京城外的一處地方。
可以看出,貧富差距極大。
皇城邊上的繁榮富貴及此處的荒廢破敗。
但,此處也有人煙。
康熙帶大阿哥和太子來這裡,並不是非要讓他們受苦的,而是有著自己的見解。
起因是大阿哥和太子一起進了上書房,原先的時候還好,兩人爭先恐後的學習,可沒有多久,變成了過眼雲煙。
從爭誰來得早,到誰遲到的次數少也不過是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