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很奇怪。
宮中的聰明人不止只有希吉爾一個人,只是她們都不肯作聲,康熙正在怒火中,幫章貴人講話百害而無一利。
而康熙無非想不到,引而不發的原因,要麼不是有人康熙不好處理,要麼就是沒有詢問出其餘的人。
康熙給章貴人謀害太子下了定論後,就開始講述對她的懲罰。
“那便打章貴人八十個板子,生死由命,如果活下來後,將章貴人降為庶妃。”
說是八十個板子,但是希吉爾覺得章貴人連二十個板子都挨不過,宮中打板子的人那個個都是人才,意思意思的話,一百個板子都只是讓人皮外傷,認真的話,十個板子剩下半條命,二十個板子就可以收屍。
康熙說完後就走了,倒是皇後還敲打她們。
“在宮中,老實本分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你們做什麼,本宮不知道。”
“宮中的牆處處漏風,無論你們在哪裡說,都一定逃不過別人的眼睛。”
希吉爾她們自然只能應是,而皇後的精力也更加不好,撐著身子敲打妃嬪已經是她作為皇後的最大努力了。
皇後說完後,希吉爾他們就可以離去了,只是離開的路上不複以往的歡聲笑語,每個人都心有餘悸,腳步匆匆,只想回到自己的宮中。
宜嬪還是和希吉爾走在一塊,這些妃嬪中,最恐慌的便是她,只因為章貴人是她宮裡的人。
便是平日裡再多嫌棄,到了此時,看到朝夕相處的人步上死路,她再多的過錯也已經忘懷。
令宜嬪膽顫心驚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章貴人好歹是翊坤宮中的人,設計陷害太子,自己卻沒有一點察覺,皇上莫非也懷疑自己了。
如果只是懷疑倒還好,清者自清,隨著時間的流逝,皇上總會重新信任我。但是宜嬪心中還是在糾結,她就怕,康熙一點機會都不給她。
與希吉爾約好的,在皇後請安後就一同去翊坤宮看話本的事情不了了之,兩人都沒有那麼大的心髒。
到了後來,希吉爾還聽說,章貴人在宮外的阿瑪也受到了牽連,不知為何章貴人在八十大板下終究沒有喪命,不過康熙還是將章貴人移出翊坤宮,住入冷宮。
說是冷宮,其實只是宮殿破敗而沒有修複的地方。
在處理好章貴人的事情,後宮中的氣氛一直壓抑,太子仍然不能隨意進出乾清宮,只有在向康熙請求後,康熙派遣人跟在太子身邊才可以進出。
但是隨著除夕的到來,宮中又恢複了以往的熱鬧。
在大清,早晚的時候都要祭神的,除此之外還有月祭。大清的祭神主要是祭祀薩滿教中的神。
因為臨近除夕,所以這個月的月祭格外熱鬧。祭神分為白天祭跟夜晚祭。
白天祭是在祭祖之後,將祭祖時所用的豬分為十二件,不放任何調料,連同內髒在鍋中一起煮。
煮熟後供品便完成了,供品擺放完後,便有康熙作為主祭祀人跪讀祭文,而後面緊跟著便是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貴妃,嬪,貴人和阿哥格格。
夜晚祭是請出祖先後,在其前面放淨水,黃米,香碗,祭臺,然後點燃香和白醋。
接著康熙便束腰鈴、紮裙子,帶領眾人擊鼓祈禱,場面十分熱鬧。
康熙下場跳舞也是不多見,畢竟先君後臣,哪怕是奉行禮樂的酸儒也不敢舞到康熙的面前,他是真的會砍人的。
能讓康熙自願跳舞的,也只有太皇太後。因為這一次的月祭額外隆重,所以太皇太後少見的參加這次的月祭。康熙便綵衣娛親,令太皇太後高興。
結果也是很顯然的,太皇太後的心情變好許多,甚至還在和身邊的皇太後說笑。
“皇上的祈禱舞可與先前的不同。”
緊接著進宮早的妃嬪們便笑成一堆,顯然是聽到了太皇太後的話,從而想起了康熙從前跳的祈禱舞。
康熙先前跳的祈禱舞是什麼樣子?希吉爾沒見過,但是她很好奇,要不改天去問一下佟佳貴妃。
佟佳貴妃從小的時候就有到宮中,也是那時候和康熙培養起的感情,希吉爾覺得佟佳貴妃應該知道康熙跳的祈禱舞。
康熙跳完後,就沒有再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時不時的伺候太皇太後用膳,還問起大阿哥的學業。
大阿哥近來對學業上心,面對康熙的提問,做到了腹中有才華,惠嬪藉著大阿哥又出了一次風頭,真正做到了母憑子貴。
只是連希吉爾都能看出來這母子二人好像鬧了些矛盾。面對康熙誇獎大阿哥,惠嬪也只是皮笑肉不笑。
這與以往她的表現可是不一樣,之前的時候,要是大阿哥受了康熙的誇獎,惠嬪的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更是逢人就講大阿哥的出息,貼心,孝順。
對於康熙來說,只要不影響大阿哥的上進,他沒時間去搭理惠嬪和大阿哥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