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完全沒有想到,玻璃竟然可以用一堆沙子一般的東西就可以製作成。
雖然目前製作出來的玻璃大塊小塊的都有,還有點坑坑窪窪。但是在過些時日,熟練了之後,肯定可以製作出媲美西方玻璃的清朝玻璃。
不,甚至我們可以更勝一籌。因為西方的玻璃難免有點顏色附在上面,雖然不知是否他們將玻璃劣品賣向京城,但是在座的工匠都有信心,可以製作出更加優秀的玻璃。
希吉爾看著工匠們興致勃勃的模樣,她賣個關子說道:“你們可知玻璃還可以製作鏡子。”
鏡子,是銅鏡嗎?
有一個頭腦靈活的工匠聽到希吉爾的話就想起了,他大聲的說道:“西洋鏡。”
諸位工匠頓時都明白了,對了,是西洋鏡,同樣在京城賣的昂貴的物品之一。
他們頓時又抬起那求知的眼神看向希吉爾,萬萬沒想到,竟只是宮中的一個嬪妃都知曉如此多他們沒有知道的東西,那麼其他嬪妃呢?
展開聯想後,他們忽然想到自己不會要被朝廷丟棄了吧,不然為什麼宮中的嬪妃都知道,反而是他們毫無瞭解。
希吉爾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忐忑不安:“如果要做成西洋鏡,只需在這玻璃的後面漆上一層銀子粉末即可,亦或者用黑色的布或者紙張將其一面粘住。”
這簡單,工匠們馬上又拿著一塊現成的玻璃製作出一個鏡子。
“這就是西洋鏡吧!”
旁邊的另一個工匠反駁:“不,西洋鏡可沒有我們製作成的鏡子如此清楚!”他像看自己最喜愛的東西一樣看著那個鏡子。
如此神奇!竟是在玻璃後面蒙上一層東西就可以製作出鏡子。
然而他們在此喧嘩半天都沒有人想起康熙,哪怕是康熙放在內務府的眼線都沒有想起來,還是讓康熙自己聞聲而來。
要不這麼說,康熙的眼線遍佈後宮。
康熙有備而來:“你們製造成功了?”
工匠們刷刷的跪下請安,他們後知後覺意識到了自己忘記去通知康熙。康熙令工匠們起身,幾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要從哪裡跟康熙彙報。
最後還是那個最先提出西洋鏡的機靈工匠回複康熙:“皇上,吾等透過宣嬪娘娘的指令已經製造成功。”說著那個工匠遞上了手中的鏡子跟玻璃。
“這又是何?”玻璃康熙知道,希吉爾稟告說要製作的東西,但是另一物,竟能清楚地照射出人臉,康熙看著不似銅鏡中模糊泛黃的理臉,要不是他曾經令畫師畫過自己,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就長這般模樣。
還是那名工匠回答:“皇上,此物根據宣嬪娘娘的描述稱為鏡子,乃是玻璃後加一塗層後製作而成。”緊接著那名工匠又補充了一句:“與西洋鏡有過之而無不足。”
西洋鏡,康熙週刊發現,只要將它加個繁雜的框架,那便與西洋鏡相同。
康熙:“造價幾何?”
工匠:“此物乃是一堆砂石磨碎製造而成,因此造價極其低廉。具體的造價,臣等不知,應詢問內務部專管此事之人。”
造價低廉,哈哈,康熙怒極而笑,知道這點就行,雖然不知道內務府玻璃鏡子的造價,但是康熙可是知道京城中玻璃和鏡子的造價,整個京城,無一人敢在家中全部換上玻璃。
哪怕是宮中,都只是選擇性的在一些地方換上玻璃,蓋因價格昂貴。
外邦就是如此糊弄朕,康熙也買了不少,來自西洋的玻璃跟鏡子。他甚至一瞬間有的念頭,把那些西洋人全部驅趕出境。稍想覺得不妥後才取消。
工匠們看著康熙生氣的模樣,膽戰心驚的問道:“皇上可是有所不解?”
憤怒不應該發洩在工匠的身上,康熙回:“無事,朕大大有賞。”
工匠再一次跪在了地上:“臣等不敢,此事最大功勞歸於宣嬪娘娘身上,陳等只是做了些微末小事。”
“宣嬪?”康熙原本以為工匠說功勞是宣嬪的,只是謙詞,沒想到再談獎賞後,工匠說最大的功勞是宣嬪,應當是無假,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爾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朕同樣有獎。”
工匠齊齊拜身:“謝過皇上。”
至於宣嬪,康熙詢問:“升你的位分可以嗎?”
位分這種東西,希吉爾並不在乎:“皇上可以給予臣妾自由進出宮的權利嗎?”
有一句話說,當你想開窗時,別人只會勸阻你,但是假若你要把屋頂掀破,別人就會讓你開窗。
希吉爾這一次正是如此,她的主要目的是,在詢問康熙後可以進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