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丫頭,到我這邊來。”太皇太後招呼著大皇女,把她希吉爾的手放在一起:“我待你們啊,是一樣的態度,都是親人。”
得了太皇太後的允諾,大皇女知道自己在宮中的處境將會更好,退一步說,有了太皇太後的撐腰,哪怕後來和親蒙古都會有一個不錯的下場,因為受寵的格格跟不受寵的格格待遇可是分明的。
說罷,太皇太後就拿起希吉爾準備的的禦寒衣服會後殿。
不一會兒她就出來了,衣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其實把較為繁瑣的部位給去除了,所以穿戴十分方便,也省得在很冷的冬日,單換衣服就得半天。
太皇太後出來後肉眼可見的身上不再臃腫。
但是這一點就已經讓皇太後羨慕極了:“宣嬪顯然是上了心,這穿出來感覺就不一樣了。”皇太後感覺太皇太後穿上這身衣服後年輕了十幾歲。
孝莊蠻珍惜的拍了拍自己的衣裳:“這可不止,我感覺渾身不止輕鬆了很多,而且更加的暖和。”
這可令皇太後羨慕極了,她正因為不想穿臃腫的衣服,所以一旦出慈寧宮的時候都會被那冷冽的風給吹得全身上下溫度都流失了,哆嗦的回到自己的宮中。但是又沒有辦法解決,為此皇太後可是苦惱了很久。
皇太後忍不住詢問:“能否把這種衣服的製作方法也告訴我宮中的宮女?”
希吉爾應允,她在宮中又沒辦法出宮開店鋪,這衣服的製作方法對她而言沒有用處,況且希吉爾就算不說,皇太後也不是沒有辦法從其他的途徑得知衣服的做法。
只是希吉爾囑咐:“皇太後,這衣服可一定要用鵝跟鴨子胸前的那一小塊羽毛才會暖和,其餘的部位穿著都沒有那一部分暖和,當然要是全是鵝的羽毛那就更好。”
皇太後把希吉爾告訴她的注意事項,一一記下,就算是冬天臨時做也來得及,畢竟對於皇太後來說,她可是宮中第二尊貴的女人,使喚內務府可比希吉爾方便多了。
此時,大皇女輕聲問道:“宣嬪娘娘我可以用這種製作方法嗎?可能是覺得初次見面就提出請求不好,但是大皇女還是想盡一下孝心,她的生母也有冬天腿寒的毛病。
同樣的理由,希吉爾不要開店,所以無論誰使用這個製作方法對她沒有關系。
她安撫大皇女:“自然可以啊,大皇女不必如此小心謹慎,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對於大皇女而言是一個陌生的詞。
大皇女回答:“那就謝過宣嬪娘娘。”
還是太過生疏了,希吉爾沒打算改變大皇女的性子,只是她不改變自己的性子的話,若與康熙疏遠,再嫁到蒙古,依她敏感的性子,那可很難生活下去。
孝莊是時時刻刻念著康熙,她穿著暖和的衣服就想到了康熙:“ 宣嬪,你有為皇上做身衣裳嗎?”太皇太後只是隨口一問,她覺得宣嬪必然已經將衣裳給皇上了。
康熙,希吉爾還真沒有為他準備,在她設想的計劃中也沒有康熙的份,只是太皇太後都問起來了。
希吉爾試圖矇混過關:“太皇太後,臣妾這不是做了第一身衣裳就迫不及待的過來拿給您了?連自己的都還沒來得及做呢?”糟糕。
太皇太後可算是知道希吉爾沒有把康熙放在心上,但是哪怕裝也要裝得把康熙放在自己之前,有大皇女在,孝莊不打算當面提醒希吉爾。
“我知道你的孝心,但是也要對皇上上心點。”孝莊是真的怕,怕她死了之後,希吉爾倘若繼續不把皇上放在心上,被康熙發現,讓他心裡有了隔閡,那希吉爾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跟自己有相處數月,但是孝莊卻已將她當做自己的孫女看待。
太皇太後的擔憂,希吉爾明白:“臣妾這不是打算回去第一時間就為皇上縫衣。”
太皇太後見提點到了希吉爾,就略過不談。她們說說笑笑一會兒,太皇太後就把她們趕回宮了。
“你們這兩個小丫頭,吵得很,都回宮去吧。”
話是嫌棄的,但是孝莊分明是笑著說的,希吉爾和大皇女就回自己宮中了。
到了鹹福宮,又是一水的賞賜進了鹹福宮,可以說是好事成雙,不只有孝莊對希吉爾孝心的賞賜,還有康熙為希吉爾獻上記賬方法的賞賜。
希吉爾也是沒有想到,區區一個記賬方法值得康熙賞賜,她是不知道,阿拉伯數字的記賬方法在宮外掀起的軒然大波。
康熙估摸會有一段日子不進不後宮,實在是有心而無力。記賬方式引起的原本只是記錯的事情,但是倘若是記假賬呢?正如那句話說的,當你抓到了一隻只蟑螂,就說明陰暗處的蟑螂已經堆得滿了出來。
康熙一步步的查下去,整個內務府都被掀翻了,不但記假賬,還有那金貴的雞蛋。
康熙是不知道一隻雞蛋的記賬是五十文。
康熙把手邊的水杯用力的摔在了地上:“噶祿,你就是這樣對待朕的信賴!”